華爾街的過山車:美股創新高後的暗湧?
上週美股三大指數,那簡直就是坐了趟雲霄飛車!表面上看,標普500指數一路高歌猛進,創下歷史新高,簡直是牛氣沖天。但你仔細一琢磨,這背後恐怕沒那麼簡單。
科技股的狂歡與聯準會的遲疑
這波上漲,科技股絕對是頭號功臣,特別是那些跟AI沾親帶故的企業,股價簡直像火箭一樣蹭蹭往上竄。納斯達克指數也跟著水漲船高,一片歌舞昇平。但這種瘋狂,能持續多久?
聯準會(Fed)那邊,態度就比較曖昧了。本來市場還指望著7月能降息,結果一份強勁的就業數據潑了大家一盆冷水。現在看來,9月降息的概率大概在75%左右,但聯準會可能還會繼續觀望,畢竟現在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移民政策也是變數重重,誰知道會出什麼幺蛾子?
美股雖然創新高,但估值風險已經開始亮紅燈。接下來幾個月,市場波動可能會加劇,投資者要密切關注貿易談判的進展,以及聯準會的政策動態。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從天堂掉到地獄,成為韭菜收割機下的犧牲品。
幣圈風雲:比特幣獨舞,山寨幣的沉寂?
上週的幣圈,簡直就是一齣比特幣的獨角戲。其他那些山寨幣,大部分都跟死魚一樣,在那邊原地踏步,毫無生氣。市場上的資金,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全都一股腦兒地湧向了比特幣。
BTC 主導率飆升背後的避險情緒
比特幣的市場主導率,就像坐了火箭一樣,直接飆升到了65%!這說明什麼?說明現在投資者都怕了,覺得風險太高,只想抱緊比特幣這根救命稻草。這種避險情緒,簡直就像瘟疫一樣,在幣圈蔓延。
雖然比特幣價格表現強勢,但說實話,市場已經進入了盤整期。技術分析顯示,109000美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阻力位,就像一道難以逾越的長城,橫亙在比特幣的前進道路上。短期內,我們必須高度警惕技術阻力和資金性質帶來的波動風險。山寨幣的表現更是慘不忍睹,分化非常明顯,有些歸零,有些還在苟延殘喘。所以,投資者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保持高度謹慎,別輕易All in,否則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鏈上 DEX 的新星:Hyperion 的野望
OKX 領投,Aptos 跟投,這背景夠硬了吧?Hyperion,一個完全鏈上、原生構建在 Aptos 上的混合型 Orderbook-AMM DEX,號稱要給專業和散戶都帶來絲滑般的交易體驗。但,真有這麼神?
Aptos 生態的交易引擎?
Hyperion 想要成為 Aptos 上的基礎性交易引擎,這話說得夠大。Aptos 鏈的性能確實不錯,吞吐量高、延遲低,這也給了 Hyperion 很大的發揮空間。但問題是,Aptos 生態現在還不算特別繁榮,Hyperion 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賴 Aptos 的整體表現。就像一棵小樹苗,能不能長成參天大樹,還得看土壤夠不夠肥沃。
Orderbook-AMM 混合架構的魅力
Hyperion 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它混合了 Orderbook(訂單簿)和 AMM(自動做市商)兩種架構。Orderbook 提供了更精準的價格發現機制,AMM 則提供了更好的流動性。這種混合架構,理論上既能滿足專業交易者對深度和速度的需求,也能滿足散戶用戶對易用性的需求。但實際效果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
集中式流動性:精準的資本效率?
Hyperion 採用了集中式流動性協議,簡單來說,就是把流動性集中在特定的價格範圍內。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提高資本的利用率,讓資金更有效地參與交易。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價格波動超出這個範圍,流動性提供者(LP)可能就賺不到手續費了,甚至還可能虧錢。所以,選擇合適的價格範圍非常重要,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判斷力。
手續費:谁是真正的赢家?
在 Hyperion 的集中式流動性協議中,手續費會按照比例分配給所有當前價格範圍內的活躍流動性頭寸。只有那些價格區間包含當前現貨價格的流動性頭寸,才能賺取手續費。Hyperion 還支持多個手續費等級,目前有 0.01%、0.05%、0.25% 和 1% 四個等級。這種多費率機制,理論上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類型交易對的需求,也鼓勵市場自行探索最優的流動性分布方式。但最終誰能成為真正的贏家,還得看市場的選擇。
滑點:交易者的噩夢?
在 DEX 交易中,滑點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為了應對價格變化的不確定性,Hyperion 引入了滑點容忍度的概念。用戶可以自行設置可接受的最大滑點值,如果最終成交價格超過這個範圍,交易就會自動失敗,以保護用戶的利益。但是,滑點設置得太低,可能會導致交易難以成交;設置得太高,又可能會讓自己吃虧。所以,如何平衡滑點和成交概率,也是一門學問。
基於手續費的流動性挖礦:真金不怕火煉?
Hyperion 的流動性挖礦機制,是根據用戶的實際手續費表現來分配獎勵,而不是單純按照提供的流動性數量。這意味著,只有真正為協議帶來交易量的流動性,才能獲得更多的獎勵。這種機制,可以有效地防止那些為了獲取獎勵而投放“假流動性”的行為,讓挖礦獎勵真正回饋給那些有貢獻的 LP。這就像一句老話說的:真金不怕火煉。
Hyperion:優勢與潛在風險
總的來說,Hyperion 的優勢在於其混合型 Orderbook-AMM 架構,集中式流動性和基於手續費的挖礦機制。這些設計,都有助於提升資本效率和激勵精度。但同時,它也面臨一些潛在風險,比如 Aptos 生態的發展、策略設計的複雜性,以及價格區間管理的難度。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還是要謹慎評估,理性參與。
AI 的民主化:Assisterr 的去中心化實驗
大模型(LLM)的時代要結束了嗎?至少 Assisterr 是這麼想的。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大膽的實驗,試圖用小語言模型(SLM)來顛覆整個 AI 產業,而且還要把它們放在區塊鏈上!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瘋狂?
打破中心化 AI 的壁壘
Assisterr 的目標很明確:打破中心化 AI 的壟斷,建立一個公平、開放的 AI 零工經濟體系。他們認為,現在的 AI 訓練、推理和數據所有權都掌握在少數巨頭手中,這是不健康的。所以,他們想要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到 AI 的開發和使用中來。這就像一場革命,要從根本上改變 AI 的權力結構。
SLM:小而美的未來?
大語言模型固然強大,但它們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成本高昂、耗費資源、難以定制等等。Assisterr 認為,小語言模型才是未來。SLM 就像是 LLM 的“輕量版”,它們更小巧、更專注於特定領域、更容易定制。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一把瑞士軍刀,雖然不如一把大砍刀那麼霸氣,但在很多場景下卻更加實用。
MoE vs MoA:架構之爭
在構建 SLM 模型集群方面,Assisterr 主要採用兩種核心方法:MoE(專家混合)和 MoA(代理混合)。MoE 就像是一個委員會,每個“專家”負責處理不同的問題,然後由一個“主席”來整合大家的意見。MoA 則更像是一個團隊,每個“代理”都有自己的專長,大家協同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這兩種架構各有優劣,選擇哪一種,取決於具體的應用場景。
在這裡我們放上原文架構圖
AssisterrAI:技術與生態系統
AssisterrAI 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平台,更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它包括 SLM 商店、AI Lab、金庫模型等等。SLM 商店就像是一個應用商店,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各種各樣的 SLM 模型,並將它們應用到自己的項目中。AI Lab 則是一個孵化器,幫助开发者創建和部署 SLM 模型。金庫模型則是一個代幣經濟系統,用於激勵生態系統中的參與者。
SLM 商店:AI 模型的自由市場?
Assisterr 的 SLM 商店,就像是一個 AI 模型的自由市場。在這裡,任何人都可以創建、發布和使用 SLM 模型。這打破了傳統 AI 開發模式的壟斷,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 AI 的創新中來。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 GitHub,但它是專門為 AI 模型而設計的。
Assisterr 金庫模型:代幣經濟的基石
Assisterr 的金庫模型,是整個生態系統的經濟基礎。通過代幣激勵,Assisterr 鼓勵用戶參與到模型的創建、驗證和使用中來。這就像一個遊戲,參與者可以通過貢獻自己的力量,來獲得代幣獎勵。這些代幣不僅可以用於購買 SLM 模型,還可以參與到生態系統的治理中來。
放上原文Assisterr 金庫模型架構圖
Assisterr:優勢與挑戰
總的來說,Assisterr 的優勢在於其去中心化的理念、SLM 的輕量化、MoE 和 MoA 的靈活性,以及代幣經濟的激勵。但同時,它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 SLM 的性能能否達到 LLM 的水平、生態系統能否吸引足夠多的參與者、以及如何保證模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等。所以,對於 Assisterr 來說,這還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旅程。
OneBalance:跨鏈世界的通行證?
想像一下,你手裡拿著一張通行證,可以自由穿梭於不同的區塊鏈世界,不再受到鏈與鏈之間的阻礙。OneBalance,就是這樣一張通行證,它想要打造一個統一的跨鏈資產管理和賬戶體系。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但現實真的能像他們說的那麼簡單嗎?
可信賬戶:定義的革新
OneBalance 引入了“可信賬戶”的概念,這可以看作是對現有賬戶格式的一種擴展。無論是外部擁有的賬戶、智能賬戶還是有狀態賬戶,都可以通過 OneBalance 實現在無需全局共識的情況下做出可信承諾。這就像是在不同的國家使用同一本護照,省去了很多麻煩。
工具包集成:化繁為簡的藝術
對於應用開發者來說,集成 OneBalance 的工具包就像是獲得了一把瑞士軍刀,可以輕鬆應對各種跨鏈場景。應用程序只需要指定一個高級意圖,工具包就會自動將其轉換為實際的交易載荷,並提供給客戶端進行簽名。而且,OneBalance 工具包還兼容各種嵌入式簽名提供商,無論你使用哪種錢包,都可以輕鬆上手。
在這裡我們放上原文工具包集成的結構圖:
資源鎖:跨鏈交易的加速器
跨鏈交易一直以來都面臨速度慢、成本高的問題。OneBalance 引入了“資源鎖”的機制,就像是給跨鏈交易裝上了一個加速器。它允許多鏈意圖的異步執行,將意圖的完成與結算分離,使得多鏈交易對用戶來說感覺就像是同鏈交易一樣流暢。而且,資源鎖還可以防止異步多鏈執行過程中的雙重支付,保證交易的安全性。
賬戶模型:灵活的基石
OneBalance 的賬戶模型設計得非常靈活,可以兼容多種賬戶類型。無論你使用的是 EVM 賬戶還是其他類型的賬戶,都可以輕鬆集成到 OneBalance 的體系中。而且,OneBalance 還支持模塊化架構,可以根據你的需求選擇不同的賬戶組件,定制最適合你的應用的賬戶類型。
原文中EVM可用配置的表:
費用與變現:應用開發者的福音
對於應用開發者來說,如何從跨鏈交易中獲利是一個重要的問題。OneBalance 提供了一套透明且靈活的費用結構,使得應用可以實現服務的變現。用戶向應用支付一筆合並的費用,工具包會自動處理底層的 gas 費和付費方成本。這就像是給應用開發者提供了一個賺錢的工具,讓他們可以更好地發展跨鏈業務。
聚合資產:一統江湖的野心?
OneBalance 還推出了“聚合資產”的概念,這可以看作是他們想要一統跨鏈資產的野心。聚合資產是指將同一代幣在多個區塊鏈網絡上的表現形式,統一為一個單一的資產。這樣一來,用戶就不用再分別管理以太坊上的 USDC、Polygon 上的 USDC 和 Arbitrum 上的 USDC,而是可以直接使用一個聚合資產 ds:usdc。這就像是將不同國家的貨幣統一為一種全球貨幣,極大地簡化了資產管理。
OneBalance:優勢與局限
總的來說,OneBalance 的優勢在於其跨鏈聚合資產管理和統一賬戶體系,這極大地提升了用戶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而且,其創新的資源鎖機制實現了快速且安全的跨鏈交易,避免了雙重支付。但是,OneBalance 的技術架構比較複雜,集成和理解門檻較高,而且部分功能仍在開發中,這可能會影響其短期內的穩定性和適用範圍。所以,對於 OneBalance 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分析:BTC 與 ETH 的技術解讀
美東時間 11 月 1 日,以太坊現貨 ETF 總淨流出 1092.56 萬美元,這數字聽起來有點刺耳,市場的信心是否開始動搖?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的技術走勢,看看它們接下來會怎麼走。
BTC:多頭的最後防線?
先來看看比特幣。從圖上看,上週的走勢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雖然多頭還在苦苦支撐,但空頭的壓力已經越來越大。本週需要關注幾個關鍵的支撐位:
- 108300 美元:這是一線支撐,也是多頭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跌破這個位置,恐怕就要開始向下尋找新的支撐了。
- 107300 美元:這是二線支撐,如果一線失守,這個位置也岌岌可危。
- 105200 美元:這是三線支撐,也是一個比較強的支撐位。但如果市場情緒持續惡化,這個位置也未必能守住。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阻力位:
- 110400 美元:這是一線阻力,多頭要想反攻,首先要突破這個位置。
- 112000 美元:這是二線阻力,突破這個位置才能打開上漲空間。
原文中的BTC圖:
ETH:能否突破重圍?
接下來看看以太坊。上週以太坊的表現可以用“掙扎”來形容,多空雙方在這個位置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本週需要關注以下支撐位:
- 2530 美元:這是一線支撐,也是多頭的重要防守位置。
- 2470 美元:這是二線支撐,如果一線失守,這個位置也比較危險。
- 2380 美元:這是三線支撐,是一個比較強的支撐位。
再看看阻力位:
- 2630 美元:這是一線阻力,多頭要突破這個位置才能展開反攻。
- 2680 美元:這是二線阻力,突破這個位置才能打開上漲空間。
原文中的ETH圖:
總的來說,目前比特幣和以太坊都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多空雙方正在激烈交戰。接下來的走勢,取決於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對於投資者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保持謹慎,不要盲目追漲殺跌,等待市場給出更明確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