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注意力經濟:一場快速燃燒的煙火?
加密貨幣的世界,說穿了就是個大型的故事接龍遊戲。誰的故事講得精彩、抓人,誰就能吸引到最多的目光和資金。但到了 2025 年,遊戲規則似乎又有了點變化。Kaito AI 横空出世,它所打造的 Earn 排行榜,彷彿成了新一代注意力經濟的引擎,驅動著整個加密領域的敘事。
Kaito AI 的崛起:敘事驅動的代幣發射臺
Kaito AI 究竟是何方神聖?簡單來說,它就像一個媒合平台,將加密貨幣項目方和社群參與者連結起來。項目方透過 Kaito 平台發布任務,例如撰寫評論、製作迷因圖等等,而社群成員(也就是俗稱的 “yappers”)則可以透過完成這些任務來賺取積分,進而在項目代幣發行時獲得空投獎勵。這種模式巧妙地將早期參與者變成了項目的啦啦隊,在項目正式推出前就開始搖旗吶喊,製造話題。
排行榜效應:曝光、交易量與社群認同的短暫狂歡
Kaito Earn 排行榜的威力不容小覷。它不僅能為項目帶來大量的曝光,還能刺激交易量,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營造一種社群認同感,讓參與者覺得自己是項目的一份子。試想一下,當你看到自己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並因此獲得了豐厚的代幣獎勵時,你會不會更願意為這個項目搖旗吶喊?
但問題是,這種透過排行榜和獎勵機制所營造出來的熱度,究竟能持續多久?
熱度過後:注意力能持續多久?
讓我來潑一盆冷水。在幣圈,大家都是很現實的。一旦代幣發行,空投領取完畢,那些原本熱情洋溢的 “yappers” 們,往往就會立刻轉身,追逐下一個熱點。價格下跌、交易量萎縮、參與度消退,這幾乎成了 Kaito 模式下項目逃不出的魔咒。你說,這是不是有點像煙火,雖然綻放時絢麗奪目,但轉瞬即逝?
本文的批判視角:SKATE、HUMA、QUAI 與 SOON 的案例研究
接下來,我將以 SKATE、HUMA、QUAI 和 SOON 這四個與 Kaito 息息相關的項目為例,深入剖析 Kaito 模式下的項目,究竟能否在代幣上市後維持熱度。我將用最尖銳的目光,揭露這些項目光鮮外表下的真相。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項目是如何被設計成用來引爆,而不是用來留存的。
SKATE:交易所光環下的曇花一現?
讓我們把聚光燈打到 SKATE 這個項目上。這個基於 Solana 構建的模塊化遊戲層,一開始可是風光無限。背靠 Kaito Earn 的強力加持,加上幣安、Bitget 等一線交易所的背書,SKATE 挾帶著巨大的流量和資金進場,簡直就是天之驕子。
Solana 上的模塊化遊戲層:一個誘人的故事
SKATE 的故事聽起來很美好:在 Solana 上打造一個模塊化的遊戲平台,讓開發者可以輕鬆創建和部署遊戲。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區塊鏈遊戲的未來?加上 Kaito Earn 的推波助瀾,SKATE 在社群中迅速積累了大量人氣,大家都期待著它能成為下一個 Axie Infinity。
價格走勢:從開盤的興奮到緩慢的消退
SKATE 在 2025 年 6 月 10 日正式發行,開盤價為 0.06506 美元。一開始,市場情緒非常高漲,價格一度衝到 0.06539 美元,但隨後便開始回調,最終收於 0.05094 美元附近,單日跌幅接近 22%。
接下來的走勢,就和其他 Kaito 項目如出一轍了:上市後的蜜月期很短暫,價格在 6 月中旬小幅反彈,維持在 0.051 至 0.048 美元區間。6 月 21 日至 23 日,交易量突然暴增,單日交易額超過 1.1 億美元,但價格卻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價格再次出現波動,短暫衝高至 0.06234 美元,但隨後又迅速回落。到了 7 月 5 日至 7 日,價格已經跌至 0.04065 美元,相較於開盤價下跌了 37.5%,相較於 7 月 4 日的高點下跌了 22%。
社交熱度的快速衰減:Yappers 的注意力轉移
與價格走勢類似,SKATE 的社交熱度也在早期達到頂峰後迅速下降。Kaito 社群的貢獻者們,就像一群逐臭之夫,在項目啟動後的 7 到 10 天內,就紛紛將目光轉向了新的排行榜項目和尚未發幣的活動。這導致 SKATE 的提及率和參與度明顯下降。
深度分析:高交易量下的輪動本質
SKATE 擁有所有成功的要素:一線交易所的上市、高流動性,以及 Kaito 生態系統的敘事加持。但這些優勢並沒有轉化為長期的持有意願。儘管相對於市值的日交易量接近 140%,SKATE 仍然是一個被高度輪動的資產,而不是被長期持有的價值標的。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對 SKATE 的信心不足,大家只是把它當作一個短期炒作的對象。
專業觀察:大型交易所光環已不再萬靈?
SKATE 的案例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大型交易所的光環,已經不再是萬靈丹。即使能夠在一線交易所上市,如果項目本身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也難逃被市場拋棄的命運。在當今的加密貨幣市場,只有真正具有創新性和價值的項目,才能夠脫穎而出,獲得長期的成功。
HUMA:Launchpool 的熱浪能持續多久?
HUMA,一個去中心化的 PayFi 項目,在幣安 Launchpool 和 Kaito 的雙重加持下,於 2025 年 5 月 26 日推出了它的原生代幣 HUMA。這陣仗,簡直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PayFi 的夢想:幣安與 Kaito 的雙重加持
HUMA 的願景是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金融(PayFi)平台,讓用戶可以更輕鬆地進行跨境支付、貸款等金融活動。這個概念聽起來很吸引人,對吧?再加上幣安 Launchpool 的流量支持和 Kaito Earn 社群的宣傳,HUMA 一時間成為了市場的焦點。
Launchpool 與 Kaito Earn:獎勵機制的雙刃劍
幣安 Launchpool 允許用戶通過質押 BNB、FDUSD 或 USDC 來挖礦 HUMA,這無疑為 HUMA 帶來了大量的早期用戶。与此同时,Huma 也推出了 Kaito Earn 活動,將總供應量的 0.5% 分配給參與社群貢獻的 “yappers”。第一賽季的獎勵分配方案如下:
- 0.1% 分配給排名前 500 的 Kaito yappers(根據他們在 30 天、3 個月、12 個月內的貢獻度評估);
- 0.1% 分配給 Solana、DeFi 和 RWA 等領域的貢獻者;
- 參與者需要通過 SOL 錢包註冊,並持有 Kaito 生態系統代幣才能獲得資格。
這些獎勵機制,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吸引用戶的同時,也埋下了潛在的風險。
數據說話:首日狂歡與後續的乏力
2025 年 5 月 26 日,HUMA 在幣安正式開始交易,開盤價為 0.06683 美元。首日交易量高達 3.1037 億美元,市值也突破了 1 億美元。但好景不長,截至 2025 年 7 月 7 日,HUMA 的價格已經跌至 0.03083 美元,市值縮水至 5344 萬美元,相較於開盤價下跌了約 11.2%。
更令人擔憂的是,HUMA 的日交易量較首日高點下降了超過 90%,而完全稀釋估值(FDV)高達 3.08 億美元,與實際市值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這說明什麼?說明 HUMA 的大部分吸引力,都是由活動驅動的,而不是由產品本身的價值驅動的。
市場表現的解讀:活動驅動還是產品驅動?
HUMA 的市場表現,再次印證了 Kaito Earn 模式的局限性:聲勢浩大、流動性充裕,但缺乏持久的吸引力。這次發行,似乎是為了曝光量而設計的,而不是為了真正的價值信仰而設計的。如果沒有發行後的實際應用場景或持續的需求,早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消散。
深度思考:Launchpool 模式的潛在風險
HUMA 的案例也讓我們反思 Launchpool 模式的潛在風險。雖然 Launchpool 可以為項目帶來大量的早期用戶和資金,但這些用戶往往對項目缺乏深入的了解,他們更多的是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參與。一旦獎勵減少或市場情緒轉變,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拋售代幣,導致價格下跌。因此,對於項目方來說,如何將 Launchpool 帶來的流量轉化為真正的用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QUAI:豪擲千金,能否換來長久忠誠?
@QuaiNetwork,一個自詡為去中心化、多线程區塊鏈協議的項目,可以說是把 Kaito Earn 玩到了極致。從 2025 年 1 月 17 日到 4 月 17 日,他們大手筆地撒了 600 萬枚 QUAI 代幣,作為對內容貢獻者的獎勵,簡直是財大氣粗!
史上最慷慨的 Kaito Earn 活動:600 萬枚 QUAI 的誘惑
這 600 萬枚 QUAI 代幣,被分成了兩部分:
- 550 萬枚 QUAI 用於通用的 Kaito 排行榜,只要你在 Kaito 上發布內容,就有機會獲得獎勵。
- 50 萬枚 QUAI 用於專門的 Quai 項目排行榜,只有發布與 Quai 相關的內容,才能參與競爭。
這種雙管齊下的策略,無疑極大地刺激了社群的參與度,讓無數 “yappers” 為之瘋狂。
主網啟動與代幣交易:爆炸性的開局
Quai 的主網於 2025 年 1 月 29 日啟動,但直到 2 月 22 日,代幣才正式在交易所開放交易。QUAI 的首日表現,可以說是所有 Kaito 相關代幣中最為驚豔的:
- 開盤價:0.09884 美元
- 最高價:0.2263 美元
- 收盤價:0.1929 美元
- 交易量:1014 萬美元
QUAI 在日內從 0.09884 美元飆升至 0.2263 美元,漲幅高達 129%,收盤於 0.1929 美元,簡直是一飛沖天!
暴漲之後的崩盤:輪動、反轉與長期的冷卻
但這就是 QUAI 的巔峰時刻了。接下來的幾週,QUAI 的價格一路下跌:
- 2 月 23 日至 26 日:價格跌至 0.17 至 0.18 美元區間,開始降溫。
- 3 月 1 日至 15 日:價格持續下跌至 0.12 至 0.08 美元區間,呈現明顯的回調。
- 4 月至 5 月:儘管偶爾出現小幅反彈,但支撐位越來越弱。
- 6 月至 7 月:代幣價格陷入 0.06 至 0.07 美元區間,截至 7 月 7 日,交易價格僅為 0.05266 美元,較收盤價下跌約 73%,較最高價下跌約 76.7%。
交易量斷崖式下跌:市場信心的喪失
與此同時,QUAI 的交易量也大幅萎縮,從首日的 1000 萬美元降至目前的約 300 萬美元,市場活動急劇減少。即使是第二階段的 Kaito 獎勵,也未能有效提振代幣的需求。這表明市場對 QUAI 的信心已經喪失。
反思:早期流動性是否真的是一種假象?
QUAI 擁有所有成功的要素:巨額的 Kaito 獎勵、強大的品牌效應、備受矚目的 TGE,以及預示著強勁動能的早期價格走勢。但事實證明,這些都只是假象。即使是那些擁有超過 5% 個體認知份額的頂級 “yappers”,也無法維持二級市場的興趣。QUAI 現在的交易價格遠低於發行價,自 3 月以來也沒有出現任何實質性的復甦,這是一個典型的「早期流動性≠持久信念」的案例。
SOON:幣安 Alpha 的光環,難掩市場的殘酷
@soon_svm,一個標榜為高性能的 Solana Optimistic Network(基於 SVM 的 rollup),在 2025 年初進行了一場堪稱教科書級別的 Kaito Earn 活動。他們將 45 萬枚 SOON 代幣(約佔總供應量的 0.045%)分配給了前 100 名 “yappers”,試圖打造一個忠誠的社群。
Solana Optimistic Network 的野心:高性能的誘惑
SOON 的目標是提升 Solana 的性能,讓開發者可以更輕鬆地構建高性能的去中心化應用。這個故事聽起來很誘人,尤其是在 Solana 生態系統蓬勃發展的背景下。
Kaito Earn 活動的深度整合:身份認同的構建
SOON 的 Kaito Earn 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獎勵分發,更是與 SOON 的身份認同緊密結合。參與者被授予 “Sooner” 的角色、徽章和社交地位,強化了一種草根敘事:Kaito yappers 是 SOON 早期布道的基石。這種做法,比單純的獎勵更具粘性。
從熱潮到陰跌:市場的無情考驗
SOON 的代幣於 5 月 23 日發行,並於 5 月 24 日在幣安 Alpha 上市。代幣開盤價為 0.4527 美元,短暫觸及 0.4776 美元,當日收盤於 0.4007 美元。首日交易量飆升至 1.031 億美元,市場情緒高漲。
數據背後的真相:66% 的回撤意味著什麼?
然而,在最初的狂熱之後,SOON 遵循了我們已經熟悉的 Kaito 模式:
- 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SOON 維持在 0.29 至 0.39 美元區間,伴隨著溫和的換手和緩慢的衰減。
- 6 月下旬:支撐位跌破 0.25 美元,6 月 27 日至 30 日交易量加速下跌。
- 7 月 5 日至 7 日:SOON 在 48 小時內暴跌 40%,從 0.22 美元到 0.13 美元,然後微弱反彈至 0.15 美元。
這種急劇下跌,恰逢領取期結束(6 月 23 日)之後,許多領取者可能在此後拋售,注意力也轉向了其他 Kaito 活動。截至 2025 年 7 月 7 日,SOON 的價格已經跌至 0.1529 美元,相較於開盤價回撤了約 66.2%,相較於最高點回撤了約 68.0%。
深度分析:Kaito 模式的週期性陷阱
SOON 擁有成功發行的所有要素:強大的基礎設施宣傳、幣安 Alpha 的曝光量以及社群編碼的激勵機制。但該代幣在六週內 66% 的回撤表明,炒作並未轉化為信念。
SOON 的案例再次驗證了 Kaito Earn 模式的週期性陷阱:敘事驅動的空投 → 高首日交易量 → 快速空投輪動降倉 → 隨著注意力轉移價格下跌。儘管 SOON 努力融入社群文化,但其市場行為卻是注意力脆弱性的一個案例研究。它的 Kaito 根源給了它一個響亮的開局,但無法阻止隨之而來的沉寂。或許,這也印證了那句幣圈老話:”The sooner you sell?”
結論:當敘事變得廉價,信念何處尋?
在審視了 SKATE、HUMA、QUAI 和 SOON 這四個案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Kaito Earn 模式雖然在發行前曝光方面表現出色,但它卻未能將注意力轉化為長期的持有信念。這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派對,熱鬧非凡,但曲終人散後,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
一致的模式:TGE 頂峯與長期衰退
儘管這些項目在領域(遊戲、基礎設施、PayFi)、上市平台(幣安、Bitget)和獎勵結構上存在差異,但它們的命運卻驚人地相似:代幣在首日上漲,空投接收者隨即輪動退出,價格走勢在幾週內趨於平緩。這種一致性,讓人不禁懷疑 Kaito Earn 模式是否真的能為項目帶來長期的價值。
Kaito 的本質:優秀的內容發現層,還是快速炒作的工具?
Kaito 本身並沒有錯。作為一個內容發現平台,它無疑是成功的。但問題在於,當前的 Kaito 模式獎勵的是敘事創造,而不是長期的價值信仰。換句話說,它鼓勵人們去講故事、製造話題,而不是去深入了解項目、長期持有代幣。這種模式,就像一個放大器,放大了項目的優點,也放大了項目的缺點。
跳脫迴圈的關鍵:獎勵持有,而非僅僅獎勵炒作
要跳脫 Kaito 模式的迴圈,關鍵在於改變獎勵機制。我們需要設計一種能夠獎勵長期持有的代幣模型,而不是僅僅獎勵早期的炒作。例如,可以考慮引入質押獎勵、鎖倉獎勵等機制,鼓勵用戶長期持有代幣,並參與到項目的治理中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一個忠誠的社群,為項目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業界忠告:敘事只能錦上添花,基本面才是硬道理
最後,我想給所有加密貨幣項目方一個忠告:敘事只能錦上添花,基本面才是硬道理。無論你的故事講得多麼精彩,如果你的項目沒有實際的應用場景、沒有解決實際的問題,最終也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因此,在追求敘事的同時,更要注重項目的基本面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