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三大指數走勢分化,猶如溜馬對尼克的系列賽,有來有往,充滿變數。滬指在3346.84點附近震盪整理,略微下跌0.05%,彷彿一位老將,穩紮穩打,但求守成。然而,創業板指則顯得疲態,下跌0.80%至2005.26點,如同遭遇納豆在法網 2025的滑鐵盧,顯得力不從心。深圳成指也未能倖免,下跌0.41%至10091.16點。成交額更是令人擔憂,僅有1.01萬億,較上週五大幅縮量1456億,顯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資金進場意願不強。這讓人不禁聯想到美股休市,缺乏外力刺激,市場猶如一潭靜水,難以激起波瀾。
從盤面來看,多空雙方似乎陷入了膠著狀態,多頭試圖反攻,但空頭的壓力也不容小覷。市場缺乏明確的方向,投資者情緒謹慎,操作上也趨於保守。這種震盪格局,對於短線操作者而言,或許存在一定的機會,但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則需要保持耐心,靜待市場方向明朗。
行業板塊方面,呈現出漲多跌少的局面,猶如中職明星賽,各隊展現不同風采。遊戲、電源設備、電網設備、文化傳媒、珠寶首飾、通信服務等板塊漲幅居前,如同鋒頭正盛的球員,備受矚目。而化學製藥、汽車整車、中藥板塊則表現不佳,跌幅領先,如同陷入低潮的隊伍,亟需調整。
可控核聚變與IP經濟概念股的狂歡
個股方面,上漲股票數量接近3800只,超過80只股票漲停,市場呈現普漲態勢,但熱點集中在可控核聚變和IP經濟概念股上。可控核聚變概念股猶如rafael nadal(納達爾)重返巔峰,爆發力十足,合鍛智能、永鼎股份、雪人股份、百利電氣、融發核電等紛紛漲停,顯示市場對該領域的期待。IP經濟概念股也震盪走強,京華激光等近10股漲停,顯示市場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關注。智能物流概念股持續活躍,湘郵科技等漲停,反映出智慧物流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性。
資金流向背後的市場情緒:電源設備的避風港?
從行業資金流向來看,電源設備板塊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淨流入高達8.72億,如同美金般堅挺,顯示市場對該板塊的青睞。文化傳媒、食品飲料等板塊也獲得資金淨流入,但流入量相對較小。與此同時,汽車整車板塊則遭遇資金大幅流出,淨流出高達23.57億元,如同福懋油事件般引發市場擔憂,顯示市場對該板塊的信心不足。化學製藥、軟件開發等板塊也出現資金淨流出。這種資金流向的差異,反映出市場對不同行業的預期和偏好,也可能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投資機會。
國際局勢與產業重組的消息紛至沓來,猶如一周天氣般瞬息萬變,影響著A股市場的情緒。謝金河曾說,全球經濟的變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台灣股市。
特朗普的關稅迷局:美歐貿易戰再起波瀾?
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將與歐盟的關稅談判期限延長至7月9日,這無疑增加了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雖然特朗普聲稱談判“非常愉快”,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位總統的態度常常反覆無常,如同陳沂的言論般難以捉摸,隨時可能變卦。這也讓市場擔心,端午節連假後,是否會面臨新一輪的貿易戰風險。
海光信息「鯨吞」中科曙光:自主可控戰略下的強強聯合
海光信息擬通過換股吸收合併中科曙光,這無疑是半導體行業的一場重大重組。這起併購案被視為是中國在信息技術領域追求自主可控的重要一步,如同謝龍介在政壇上的奮鬥,展現出強烈的企圖心。然而,這種“蛇吞象”式的併購,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能否順利完成,以及整合後的效益如何,仍有待觀察。
汽車板塊全線下跌:價格戰與產業安全的雙重打擊
汽車板塊全線下跌,主要原因可能來自於激烈的價格戰。比亞迪推出大幅度限時促銷活動,最高優惠達5.3萬元人民幣,如同楊佩潔在戲劇圈的努力,力求突破重圍。此外,長城汽車魏建軍關於汽車產業安全的言論也引發了業內的擔憂。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讓汽車板塊面臨嚴峻的挑戰。
核電產業的黃金十年:機遇與挑戰並存
高盛的研報指出,核電迎來十年黃金週期,鈾礦市場面臨結構性短缺。這如同凱基 gd 看好的投資標的,充滿潛力。然而,核電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挑戰,需要謹慎評估。
ST板塊重組風雲:監管鬆綁下的投資機會?
ST板塊近期重組動作頻頻,顯示監管有所鬆綁。但ST股的投資風險較高,如同曾格爾挑戰極限運動,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判斷力,才能避免踩雷。
各家機構對A股後市的看法不一,猶如桌球直播中不同球評的解說,各有側重,值得我們深入分析。申萬宏源認為,A股二季度是中樞偏高的震盪市,短期市場可能出現小波段調整。他們認為美國不確定性增加,壓制風險偏好,科技股尚未擺脫中期調整,新消費擴散空間有限。因此,短期看好醫藥和貴金屬板塊。銀河證券則認為,近期市場風格切換較快,缺乏持續上漲的主線機會,市場情緒相對謹慎。但國內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市場行情仍有支撐,建議關注安全邊際較高的資產、科技敘事邏輯明晰的板塊以及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費板塊。中信證券則將目光投向了A股公司赴港上市潮,認為核心資產的定價權可能逐步向南轉移,這可能會催化A股市場風格重新轉向核心資產。華金證券則相對樂觀,認為A股短期可能延續震盪偏強趨勢,建議關注科技和部分消費等行業。總體來看,機構觀點分歧較大,反映出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謹慎選擇投資策略。
近期A股掀起一波赴港上市潮,如同英超球隊爭奪歐冠資格,競爭激烈。中信證券指出,A股優質核心資產在港股正式交易後,部分核心資產的定價權可能會逐步南移。這如同人民幣匯率受到國際市場影響,不再完全由自身決定。分析師認為,這是出海戰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動性改善三重力量共同推動的結果。在A股極致小盤風格盛行之際,機構對於核心資產的定價權明顯弱化,赴港上市有望重新校正估值,帶動A股股價同步修復。港股過去是全球製造業的估值窪地,A股優秀製造業公司赴港上市,將吸引全球資金配置。這也意味著,未來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可能會發生變化,投資者需要重新審視核心資產的價值。
近期黃仁勳徐旭東的會面引起業界高度關注,如同classroom裡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氛圍。雖然會面細節並未完全公開,但外界普遍猜測與AI產業發展、供應鏈合作等議題有關。徐旭東旗下的遠傳電信積極佈局5G AIoT應用,而黃仁勳領軍的輝達(NVIDIA)則是AI晶片霸主,雙方合作可望加速台灣在AI領域的發展。這也讓人聯想到聯茂、新紡等相關供應鏈廠商,可能因此受惠。然而,實際的合作模式和影響程度,仍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