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5 月 2025, 周四

链游崩盘内幕:明星项目倒闭潮,谁在割韭菜?

链游崩盘内幕:明星项目倒闭潮,谁在割韭菜?

当“版本之子”Meme Launchpad们还在加密货币市场里翻云覆雨,炒作着各种空气币和概念时,另一边,曾经风光无限的链游项目却如同被打入冷宫的妃子,正经历着一波残酷的“清算”。曾经被资本和玩家寄予厚望的链游,如今却纷纷倒闭、停运,这背后究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还是另有隐情?

链游陨落:当“版本之子”沦为“弃子”

昔日明星项目的陨落:一场意料之中的“自然选择”?

还记得 Solana 生态的明星项目 Nyan Heroes 吗?这款曾经吸引了无数眼球的猫主题英雄射击游戏,如今却黯然宣布停运。开发商 9 Lives Interactive 在 X 平台上的声明,看似坦诚地承认“无法获得更多资金完成游戏”,实则充满了无奈和讽刺。短短一天之内,NYAN 代币价格暴跌 37.2%,市值更是蒸发了近 99%,这简直是一场血淋淋的屠杀!

这款游戏曾经拥有百万测试玩家、Steam 愿望单高达 25 万,如今的市值却可能不如一个 Meme 土狗,这巨大的落差,令人唏嘘。然而,Nyan Heroes 的倒下并非孤例,Blast Royale、The Walking Dead: Empires、The Mystery Society 等多个链游项目接连宣布停运或暂停开发,这些项目都曾获得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却无一例外地走向了终结。加密行业的周期性,在链游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顺风时高额融资,先发售 NFT 等资产,再慢吞吞地做产品;逆风时则逐渐躺平,甚至直接归零。社区评论戏称,链游的没落是一场“自然选择”,但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庞氏骗局”,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链游项目,不过是这场骗局中的牺牲品。

那么,这些明星链游项目停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真的是“资金短缺”这么简单吗?在我看来,“资金短缺”不过是开发商们给自己找的一个体面的借口,掩盖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

明星链游项目停运潮:资金短缺背后的真实原因

Nyan Heroes:猫咪英雄的泡沫,一场精心策划的“庞氏骗局”?

Nyan Heroes 曾经是 Solana 生态的明星项目,凭借猫主题英雄射击游戏的创意,累积融资 1300 万美元。这笔资金对于一款游戏来说,绝对不算少了。然而,这款游戏最终却以“无法获得更多资金”为由停止开发,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吗?

与其说 Nyan Heroes 是因为资金短缺而倒闭,不如说它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认真做游戏。他们更热衷于炒作概念、发售 NFT、拉高币价,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场。当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这种“庞氏骗局”时,项目自然就走向了终结。这款游戏的倒闭,与其说是“自然选择”,不如说是“人为操控”。

Blast Royale:战斗王的黯然退场,缺乏创新,终将被市场淘汰

Blast Royale 是一款基于 Polygon 的移动战斗王(大逃杀存活)游戏,主打 6 分钟快节奏对战和 P2E 机制。2022 年 4 月,项目通过 ICO 融资 500 万美元。然而,这款游戏始终未能实现大规模突破,最终以“内部审查”为由宣布终止开发。在我看来,Blast Royale 的失败,在于其缺乏创新。它仅仅是一款普通的“大逃杀”游戏,没有任何亮点,无法吸引玩家长期留存。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中,缺乏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

The Walking Dead: Empires:IP 光环失灵,过度依赖 IP,忽视游戏本身质量

The Walking Dead: Empires 依托知名美剧《行尸走肉》IP 打造,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然而,这款游戏最终也未能逃脱停运的命运。Gala Games 宣布因“综合考虑”将于 7 月 31 日终止项目。这款游戏的失败,在于其过度依赖 IP,忽视了游戏本身的质量。它仅仅是将《行尸走肉》的元素简单地搬到了游戏中,而没有进行任何创新和改进。对于真正的游戏玩家来说,IP 光环并不能掩盖游戏本身的缺陷。

The Mystery Society:推理游戏昙花一现,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创新

The Mystery Society 是一款 Web3 社交推理游戏,曾获得 3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然而,这款游戏最终也因“行业挑战和资金不足”而暂停开发。The Mystery Society 的失败,在于其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创新。Web3 游戏行业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和精力进行开发和推广。如果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即使拥有再好的创意,也难以生存下去。

如果说前文分析的种种原因还只是表象,那么链游项目纷纷倒闭的深层原因,或许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认真做游戏。所谓的“资金短缺”,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用来掩盖他们捞钱跑路的真实目的。

链游的“资金短缺”:一个美丽的谎言?

开发成本对比:链游真的缺钱吗?

Nyan Heroes 融资 1300 万美元,Blast Royale 融资 500 万美元,The Mystery Society 融资 300 万美元……这些钱如果真的用来认真做游戏,绝对可以做出一些像样的作品。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传统游戏的开发成本。

国产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七》的开发成本据公开报道为 6700 万元人民币,约合 900 万美元。也就是说,Nyan Heroes 的融资资金,如果全部用来做游戏,认真打磨,完全可以做出一个比肩《仙剑奇侠传七》的作品。他们真的缺钱吗?我看未必。

创意和玩法的力量:小成本也能创造奇迹

再来看看海外的案例。独立游戏《星露谷物语》(Stardew Valley)由单人开发者 Eric Barone 耗时四年、仅投入约 5 万美元打造,上线后全球销量超过 3000 万份,成为独立游戏界的传奇。这款游戏的画面和某些融资百万美元以上的链游项目相比,也毫不逊色。

《星露谷物语》的成功证明,游戏是非常讲究创意质量和内容密度的产品。一个人,5 万美元,靠创意和玩法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而链游项目们纷纷反应“资金不足”暂停开发,这对比实在太明显了——资金任何时候都会不足,尤其是不想把资金用在开发游戏的时候。

链游的基因,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无法像传统游戏那样,朝着高质量和慢工出细活的方向发展。它更像是一个资源局和资金盘,需要精心设计运营节奏和投资规则,以满足各路投资者和“韭菜”的需求。先融资,后做事,成为了这个赛道里心照不宣的最优解。至于游戏能不能做成,那都是后话了。

“先融资,后游戏”:链游的死亡公式

传统游戏的成功之道:内容为王,逐步迭代

与链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游戏的成功往往是先做事,后融资。例如,《黑神话:悟空》在 2020 年仅仅开发设计了几个场景,但通过发布高质量的试玩片段,惊艳了玩家,证明了自己的潜力,这才获得了后续更多的融资。

《原神》、《鸣潮》等国内二次元游戏新势力,也采取了分段开发、逐步迭代的策略。每一个版本都试图呈现新的剧情和人物,玩家觉得有沉浸感并且为角色付费后,游戏公司才能慢慢积累资金,开发更多的版本和作品。这些游戏以内容为核心,剧情、美术、机制才是重点,融资只是辅助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Web3 游戏:投机基因与游戏匠心的水火不容

Web3 游戏与传统游戏几乎是对立的,投机基因贯穿始终:“玩家即投资者,游戏即庞氏”——这与游戏所需的耐心和匠心是水火不容的。链游赛道本身并非毫无希望,但“先融资后游戏”的模式已经是一条死胡同。这种模式只会催生更多的空气币和“割韭菜”项目,最终毁掉整个行业。

链游的盛极而衰,其实是行业基因与用户需求错位的必然结果。资本与概念可以短期催生热度,但无法长期支撑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游戏生态。当泡沫破裂,潮水退去,我们才能看清谁在裸泳。停运潮之后,或许才能迎来真正的去伪存真。

链游的未来:去伪存真,回归游戏本质?

虽然链游行业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我认为它并非完全没有未来。关键在于,链游开发者们能否摆脱“先融资后游戏”的思维定势,真正回归游戏本质,用心打磨产品。只有当链游不再是资本炒作的工具,而是真正能够为玩家带来乐趣的娱乐方式时,它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或许,在经历这一轮停运潮之后,链游行业能够迎来一次深刻的反思。开发者们会更加注重游戏本身的质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融资和炒作。玩家们也会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捧那些华而不实的“空气币”游戏。只有当整个行业都回归理性,链游才能真正迎来属于它的未来。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