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7 月 2025, 周一

光大證券豪賭越疆:協作機器人與全棧自研的未來

光大證券豪賭越疆:協作機器人與全棧自研的未來

光大證券豪賭越疆:這不只是機器人,這是未來!

光大證券的一紙報告,將越疆(02432)這家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說是「增持」評級,我看根本是「梭哈」的架勢!全球協作機器人龍頭?具身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這些頭銜聽起來高大上,但真的能撐起光大證券的野心嗎?

协作機器人:風口上的豬還是真龍?

協作機器人,這幾年簡直紅到發紫。什麼「AI+柔性製造」雙重驅動,聽得我都快信了。但說白了,協作機器人不就是比傳統工業機器人靈活一點、安全一點嗎?真能顛覆製造業?我看未必。現在一堆廠商都擠進來,搞得跟共享單車一樣,最後還不是一地雞毛? 但光大證券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們篤定協作機器人是未來趨勢,還預測2028年市場規模要達到50億美元!這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難道他們有內幕消息?

越疆:站在風口浪尖的弄潮兒

越疆,這家公司確實有點意思。號稱全球第二、中國第一的協作機器人出貨量,8萬台的累積出貨,還服務了80多家全球500強客戶。聽起來很牛逼,但仔細想想,這些數字真的能代表一切嗎?有多少是靠低價搶市場?有多少是靠政府補貼? 而且,2024年營收3.74億元,調整後淨虧損3650萬元,這數字可不太好看。雖說虧損收窄了55.4%,但還是虧啊!光大證券到底看上了越疆什麼?是技術?是市場?還是他們那「全球化佈局」的故事?

別再只會「AI+」了!越疆的「全棧自研」才是王道?

現在滿大街都是「AI+」,好像什麼東西貼上AI標籤就能起死回生。但光大證券卻對越疆的「全棧自研」情有獨鍾。什麼是全棧自研?說白了就是從底層硬體到上層軟體,全部自己搞定。這聽起來很厲害,但真的有必要嗎?難道買現成的不好嗎?

當別人在組裝玩具,越疆在自製鋼鐵人

想像一下,別的機器人公司都在開開心心組裝進口零件,就像在玩樂高積木。而越疆呢?他們卻在吭哧吭哧地自己冶煉鋼鐵、設計電路,就像在製造真正的鋼鐵人! 這種全棧自研模式,初期投入巨大,而且風險極高。萬一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項目可能都會泡湯。但如果成功了,就能建立起極高的技術壁壘,讓競爭對手望塵莫及。越疆的核心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這代表他們真的有底氣!

X-Trainer:AI煉丹爐還是效率加速器?

光大證券還特別提到了越疆的AI多模態交互平台X-Trainer,號稱能將新任務訓練時間從72小時壓縮到4小時,技能學習效率提升18倍!這簡直是科幻小說裡的情節! 但我們也要保持清醒。AI訓練不是變魔術,需要大量的數據和算力。X-Trainer真的有這麼神奇?還是只是個噱頭? 如果X-Trainer真的能大幅提升效率,那絕對是越疆的一大利器。它可以讓機器人更快地適應新任務,從而拓展更多應用場景。但如果只是個花架子,那對越疆來說,可能就是個沉重的負擔。

全球化佈局:越疆的海外淘金夢?

光大證券對越疆的全球化佈局讚不絕口,說什麼「受益於製造業轉移紅利及人口老齡化背景」。聽起來很美好,但全球化可不是那麼容易玩的。文化差異、政策風險、競爭對手…每一個環節都可能讓越疆栽跟頭。

東南亞、墨西哥:下一個世界工廠?

現在很多企業都把工廠搬到東南亞和墨西哥,因為那裡勞動力便宜。但越疆去這些地方,難道只是為了賣更便宜的機器人?當然不是!越疆想搶佔的是新興市場的先機,在新一輪的製造業升級中分一杯羹。 但這些地方的市場真的有那麼大嗎?當地的企業會買單嗎?還是他們更喜歡歐美的品牌?這都是未知數。

人口老齡化:是危機還是商機?

人口老齡化是個全球性的問題,但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機會。比如說,醫療機器人、照護機器人等等。越疆如果能抓住這些機會,就能開闢新的市場。 但人口老齡化也意味著勞動力減少,消費能力下降。越疆的產品會不會因為太貴而賣不出去?這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總之,全球化佈局是個雙刃劍,用得好就能一飛沖天,用不好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人形機器人:越疆的終極武器?

光大證券說越疆「積極切入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行業,打開公司長期成長空間」。人形機器人啊!這聽起來就很燒錢。特斯拉的Optimus搞了這麼久,還沒個影兒。越疆憑什麼覺得自己能行?

Dobot Atom:平價鋼鐵人是噱頭還是革命?

越疆發布了一款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起售價19.9萬元。這價格確實夠吸引人,比特斯拉便宜多了。但便宜就一定好嗎?性能怎麼樣?耐用性如何?會不會只是個空殼子? 19.9萬的人形機器人,如果真的能做點事情,那絕對是個革命性的產品。它可以應用在教育、科研、甚至是一些簡單的工業場景。但如果只是個玩具,那越疆可能就要賠錢了。

具身智能:AI的下一步棋?

具身智能,這是一個聽起來很玄乎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讓AI擁有身體,可以感知環境、與人互動。這聽起來很美好,但實現起來難度極高。 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運動控制、感知算法、人機交互…每一個都是世界級的難題。越疆真的有能力在具身智能領域有所突破嗎?還是只是在蹭熱度? 如果越疆真的能在具身智能領域取得進展,那他們就能在未來的機器人市場佔據領先地位。但這條路充滿了挑戰,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越疆準備好了嗎?

光大證券的增持評級:是金玉良言還是盲目樂觀?

光大證券給予越疆「增持」評級,還預測了未來幾年的營收。這些數字看起來很漂亮,但我們也要保持懷疑。券商的報告,有時候只是為了配合市場炒作,背後有多少真材實料,很難說。

營收預測:34%的年複合增長率是天方夜譚?

光大證券預測越疆2025-2027年的營收分別為5.0/6.78.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4%。這數字簡直是火箭式成長! 但現實是殘酷的。全球經濟放緩、競爭加劇、市場需求不確定…這麼多因素都可能影響越疆的營收。34%的年複合增長率,真的能實現嗎?還是只是光大證券的一廂情願?

估值:43倍PS,誰在為未來買單?

光大證券還給出了越疆的估值,25-26年PS(市銷率)分別為43/32倍。這估值簡直高得離譜!要知道,很多科技巨頭的PS也沒這麼高。 現在買入越疆的股票,相當於在為他們的未來買單。但越疆的未來真的值這麼多錢嗎?還是只是資本市場的一場豪賭? 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光大證券的報告沖昏頭腦。理性分析,謹慎投資,才是王道。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光大證券在報告的最後,也提到了風險提示。但這些風險,真的只是「提示」而已嗎?還是可能成為壓垮越疆的稻草?

市場風險:需求疲軟、競爭加劇,誰能笑到最後?

機器人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新的廠商不斷湧入,老的廠商也在不斷推出新產品。越疆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如果市場需求突然下降,越疆又該如何應對?這些都是嚴峻的考驗。

技術風險:迭代緩慢,恐成明日黃花?

科技行業的變化日新月異,如果越疆的技術迭代速度跟不上市場的變化,他們很可能就會被淘汰。而且,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方向還不明朗,越疆的投入是否能獲得回報,也是個未知數。

政策風險:關稅變動,一夕回到解放前?

全球貿易形勢複雜多變,關稅政策的變動可能會對越疆的海外業務產生重大影響。如果關稅大幅提高,越疆的產品可能會失去價格優勢,從而影響銷售。 總之,投資越疆的股票,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這些風險,並做好心理準備。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