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5 月 2025, 周五

USDC之父Circle终上市:暴富神话还是韭菜收割机?

太好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Circle,这个USDC背后的男人,终于正式提交了IPO申请,准备在纽交所敲钟了。代码也选好了,就叫“CRCL”。我个人对这次IPO还是挺期待的,毕竟USDC现在在稳定币领域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但仔细想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财务数据:光鲜亮丽下的隐忧?

营收结构:利息收入撑场面?

招股说明书里透露的财务数据,我看了几遍,总感觉有点“水分”。16.8亿美元的总营收,听起来挺唬人,但仔细一看,大部分竟然是USDC储备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这让我有点担心,Circle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如果未来利率下降,或者监管政策有变,这部分收入会不会大幅缩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然,他们也在努力控制运营支出,薪酬是大头,然后就是各种行政费用和IT基础设施。但是,430万美元的数字资产损失和减值,也给我敲响了警钟。这说明Circle在数字资产的管理上,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的。

净利润:数字背后的小心思?

2024年净收入1.569亿美元,虽然比前几年的亏损有了很大改善,但跟2023年相比,还是有所下降。而且,别忘了,这其中还有5440万美元的其他收入,主要来自一些非核心业务的收益。这让我觉得,Circle是不是在有意“美化”自己的财务报表?

股权结构:Allaire的“独裁”?

三层股权:谁说了算?

最让我不爽的,就是Circle的三层股权结构。A类股一股一票,没问题。但是,联合创始人Jeremy Allaire和Patrick Sean Neville持有的B类股,一股竟然有五票!而且总投票权上限高达30%。这摆明了就是想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这种股权结构,说好听点是“创始人主导”,说难听点就是“一股独大”。以后万一我和其他小股东的利益跟管理层发生冲突,那还不是人家说了算?这种“爹味”十足的股权结构,我个人是比较反感的。

“受控公司”:挂羊头卖狗肉?

更搞笑的是,Circle还特意强调,这种股权结构能确保上市后不会被认定为“受控公司”。这不是掩耳盗铃吗?虽然表面上符合交易所的规定,但实际上,公司的大方向还不是Allaire说了算?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让我觉得他们不够坦诚。

IPO用途:画大饼?

“一般企业用途”:万金油?

Circle说IPO的钱要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包括产品开发、运营资金、业务扩展和潜在收购。这话说得跟没说一样。什么叫“一般企业用途”?这不就是个万金油吗?具体要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完全没说清楚。

这种模糊的说法,让我觉得Circle在IPO用途上,可能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难道只是想圈一波钱,然后慢慢再想怎么花?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让我觉得他们对投资者不够负责。

总而言之,我对Circle的IPO,既有期待,也有担忧。期待的是,它能为稳定币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担忧的是,它是否能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对投资者负责。毕竟,在币圈,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希望Circle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