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5 月 2025, 周五

瑞幸咖啡“包岛”内幕:12亿杯生椰拿铁背后的惊天秘密!

瑞幸咖啡在供应链建设上再下一城,继深耕巴西咖啡豆产地之后,又完成了一项意义深远的布局:远赴印尼“包岛”,以确保其爆款产品——生椰拿铁的原料供应。

2021年,瑞幸的生椰拿铁横空出世,迅速成为现象级饮品,一度出现“一椰难求”的火爆场面。四年间,这款饮品累计售出12亿杯,巨大的销量背后是对椰子原料的惊人消耗。为了保障生椰拿铁的可持续供应,瑞幸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2025年3月13日,据印尼当地媒体报道,瑞幸咖啡与印度尼西亚邦盖群岛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当地打造“瑞幸咖啡专属生椰岛”。未来五年,瑞幸咖啡将联合合作伙伴,从邦盖群岛采购约100万吨符合标准的椰子原料,并获得邦盖群岛椰子的独家采购权。

瑞幸的“包岛行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和长远规划。随着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并持续扩张,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对瑞幸至关重要。此前,瑞幸已在咖啡豆供应链上进行了深度布局:2022年采购埃塞俄比亚生豆超6000吨,并计划未来3年从巴西采购约4.5万吨咖啡豆;2024年,瑞幸再次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签约,计划于2025年至2029年间,从巴西采购24万吨咖啡豆,总价值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在瑞幸的产品矩阵中,生椰拿铁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作为这款“国民级爆品”的核心原料,生椰的重要性不亚于咖啡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瑞幸此次“包岛”的本质在于通过“产地绑定+技术输出”,建立稳定的生椰供应体系,从而在供应链的长期采购环节中掌握主动权。

生椰拿铁的“国民爆款”之路

从“海岛限定”到“国民爆款”

椰子,这种在南方沿海地区司空见惯的水果,曾经因为地理和运输的限制,难以走进大众消费者的视野,更像是一种“海岛限定”。正如人们所说:“没有不好吃的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从1.58亿元增长至5.13亿元,虽然有所增长,但整体规模仍然较小。与草莓、橙子等常见水果相比,椰子在现制饮品中也并不常见。然而,椰子水作为一种天然的补水电解质饮料,具有清爽香甜、低热量低糖的特点,具备成为爆款的潜力。

在当时,“天然、健康、功能化”的消费理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Innova市场洞察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11个国家的消费者调研中,超过50%的受访者选择“天然产品”作为实现“健康饮食”的方式。

瑞幸咖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率先将椰子元素引入咖啡领域。通过与供应链伙伴合作,攻克了环状分子包埋技术,解决了椰浆与咖啡融合的稳定性问题,将这种地域风味转化为标准化的饮品原料,为大规模应用铺平了道路。

椰子元素的崛起

2021年4月,瑞幸咖啡正式推出“生椰拿铁”。这款将椰浆与咖啡巧妙结合的产品,为消费者带来了醇厚清爽的全新椰香口感,一经推出便迅速引爆市场。 上线8个月,生椰拿铁为瑞幸贡献了12.6亿元的收入,单日最高销量突破42万杯。 2024年4月,生椰拿铁累计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瑞幸首个百亿级别的大单品。 截至目前,生椰拿铁已累计售出超过12亿杯。

“椰风”也由此席卷线上线下,并持续火热至今。数据显示,2021年天猫双11的饮品赛道中,主打椰子口味的品牌在进入TOP30的植物奶品牌中占比超过1/3;2022年,大众点评发布报告称,“生椰拿铁”仍然是上海咖啡市场的代表性爆款;2023年的饮品行业报告显示,在所统计的40个品牌中,有37个品牌推出了椰子元素的新品,椰子的使用频次遥遥领先,比排名第二的草莓多了108次。

曾经蛰伏于热带海岸的地域性水果——椰子,通过“生椰拿铁”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亿万消费者味蕾上的“国民爆款”。

应对“全网催货”,瑞幸“印尼包岛”策略

海南椰子产量不足的困境

生椰拿铁的火爆,直接带动了国内椰子价格的上涨。据报道,2022年上半年,海南椰子的厂商收购价格从每只2元飙升至6.5元;2024年8月,文昌椰子的收购价格也从每只5元涨到了7.2元左右。

然而,海南椰子的产量早已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海南椰子产量为2.23亿个,仅占国内市场整体需求量的10%。仅瑞幸咖啡一家,2024年生椰系列咖啡饮品就卖出了7亿多杯,平均每天超过200万杯。

这意味着,瑞幸咖啡去年全年消耗了约20万吨椰子,平均每天要消耗50万颗毛椰子。即使瑞幸将海南的椰子全部“包圆”,也无法满足其生椰系列饮品的原料需求。

因此,如何满足消费者持续、稳定的需求,是大单品摆脱“网红”走向“长红”的关键,也是对品牌供应链布局的严峻考验。

深入原产地,保障供应链稳定

为了满足全球超过2万家门店的供应稳定,保证产品“万店如一”的品质,瑞幸需要一套极致的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业内人士认为,“印尼包岛”正是瑞幸深入原产地,掌握供应链主动权的重要举措。邦盖群岛是全球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印度尼西亚的著名椰子产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岛上居民世代以种植椰子为生,这里的椰子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一年采果3-4季,不催产,不提前采伐,保证了椰子的品质。

助力当地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据了解,瑞幸未来将联合合作伙伴在邦盖群岛建立农业种植中心,持续提升椰子产量,并通过技术支持和社区共建,实现产业投资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据头豹研究院预测,中国椰子饮品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突破223亿元。瑞幸抢滩“包岛”,或将成为现制饮品行业从“价格内卷”转向“产地卡位”的缩影。

原产地争夺战:饮品行业的下一个战场

从价格战到供应链之争

无论是咖啡还是茶饮的头部品牌,目前都将竞争的重点从价格“卷”向了供应链,关于“原产地”的争夺战早已开启。

瑞幸的原产地布局

从“全球寻豆之旅”开始,瑞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原产地。目前,瑞幸已经深入到巴西、中国云南等咖啡豆原产地,并为“轻乳茶”产品线的配料在广西横州建立了茉莉花专属产区。

一位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对此表示,原产地合作本质是将供应链转化为价值链,从被动采购转向主动塑造产品基因。茶饮、咖啡品牌深入产地共建,是成本与风险的控制手段,更是构建护城河的关键动作。

“产地共建看起来投入不少,成本不低,但品牌看重的是后期优势。首先是原材料量与质的稳定,品牌供应链韧性增强。其次,后期流通成本会大大降低,这就可以支撑品牌的定价策略。”该行业人士表示。

供应链升级:打造百年品牌的关键

真正的“长红”从不依赖偶然爆款,而更取决于能否将市场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生椰拿铁从破圈的国货“潮品”,到激活椰农种植、冷链运输、椰乳加工的整条产业链,这印证了爆款产品对消费市场的提振作用,以及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

对于目前的现制饮品行业来说,供应链的价值已经从原本单一的成本控制,渗透到产品品质保障、品牌风险抵御和战略扩张的层面,供应链竞争已升级为现制饮品行业的核心战场。建立供应链与产品标准的壁垒高度,将直接决定品牌的生命周期与市场话语权,也是企业打造百年品牌的必由之路。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