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5 月 2025, 周五

爱拉赫®获批在即:卵巢癌治疗的希望,还是资本逐利的盛宴?

爱拉赫®常规批准申请受理:卵巢癌治疗的曙光还是资本的狂欢?

华东医药的公告,关于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的常规批准补充申请获得NMPA受理,无疑是给铂耐药卵巢癌(PROC)患者带来了一丝希望。这种被称为“全球首个卵巢癌ADC药物”的爱拉赫®,真的能破解PROC的治疗困局吗?或者,它只是又一个被资本裹挟,高价上市,最终疗效平平的“创新药”?

ADC药物:精准打击还是过度宣传?

ADC(抗体偶联药物)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瞩目。它利用抗体的靶向性,将细胞毒性药物精准地送到肿瘤细胞内部,从而实现“精准打击”。理论上,ADC药物应该比传统化疗药物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但现实是,许多ADC药物的临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爱拉赫®靶向叶酸受体α(FRα),这确实是一个在卵巢癌中高表达的靶点。但是,FRα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患者中存在差异,而且肿瘤细胞也可能出现耐药性。这意味着,爱拉赫®并非对所有PROC患者都有效。

此外,即使爱拉赫®能够杀死肿瘤细胞,也可能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毕竟,DM4这种美登木素生物碱,本质上还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爱拉赫®的副作用,以及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优先审评:加速上市是好事,但别忘了安全

爱拉赫®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并在附条件批准后迅速申请转为常规批准,这反映了国家对创新药的重视。加速上市,让患者尽快用上新药,固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安全。

附条件批准通常意味着,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还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爱拉赫®进行更严格的监管,确保它在上市后能够持续收集数据,完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国际多中心PSOC III期临床研究的加入,看似是华东医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举措。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药企可能会利用临床研究,将未经验证的药物推向市场,从中牟利。

“妇癌之王”:亟需创新,但不能盲目乐观

卵巢癌被称为“妇癌之王”,其凶险程度可见一斑。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往往难以根治。

爱拉赫®的出现,确实为PROC患者带来了一线希望。但我们不能因此盲目乐观。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爱拉赫®的疗效,充分了解它的副作用,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决定。

NCCN指南的优先推荐,固然是对爱拉赫®的一种认可。但是,NCCN指南并非金科玉律。它只是一个参考,不能代替医生的专业判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全球放量:销售额的背后,是患者的受益吗?

AbbVie财报显示,ELAHERE®在美国上市后,销售额持续增长。这是否意味着,ELAHERE®真的能够给PROC患者带来福音?或者,这只是资本运作的结果?

我们需要追问的是,ELAHERE®的高销售额,是否是以高药价为代价的?有多少患者能够负担得起这种昂贵的药物?如果爱拉赫®在中国上市后也采取高定价策略,那么它很可能只会成为少数富人的特权,而无法惠及广大的PROC患者。

创新布局:研发投入重要,更重要的是良心

华东医药近年来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构建了庞大的产品管线。这种创新精神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些创新药是否真的能够解决临床需求,是否真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ADC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华东医药构建“独特的ADC全球研发生态圈”,看似很有野心。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药企可能会为了抢占市场,盲目跟风,重复开发一些疗效相似的药物,造成资源浪费。

HDM2005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这无疑是一种荣誉。但是,孤儿药资格认定并不代表药物一定能够成功上市。我们需要关注的是,HDM2005的临床试验进展,以及它最终能否给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创新药上市:别让“创新”变成敛财的工具

华东医药近年来有多款创新药获批上市,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沾沾自喜。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些创新药的疗效如何,副作用如何,价格如何。

塞纳帕利胶囊、迈华替尼片等创新药的上市,无疑为相关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药企可能会利用“创新”的名义,将一些疗效平平的药物包装成“神药”,以此抬高药价,从中牟利。

总而言之,爱拉赫®的常规批准申请受理,只是卵巢癌治疗领域的一个开端。我们既要对创新药抱有希望,也要保持警惕。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创新药的疗效,充分了解它的副作用,并警惕资本的过度介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创新药惠及广大的患者,而不是让它变成敛财的工具。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