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P7+「轉向門」:一針結構膠,能封住多少車主的怒火?
新車落地,卻埋下「定時炸彈」?
才風光上市八個月,號稱「智能轎跑」的小鵬P7+,最近卻被「轉向缺陷」這四個字搞得灰頭土臉。你想想,一台快兩百萬的車(以頂規版本而言),開在路上方向盤突然給你出狀況,這誰頂得住?
事情是這樣的,不少第一批入手的車主在各大社群平台哭訴,說他們的P7+碰上了「轉向故障」,可不是那種偶爾卡頓一下的小毛病,而是真真切切的「轉向失靈」!有位老兄更誇張,說他開在高速公路上,方向盤突然就不聽使喚了,這要是發生意外,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些車主們也不是省油的燈,經過一番研究,他們懷疑是小鵬P7+首批車輛在設計上就存在缺陷——轉向機接口防水沒做好,下雨天容易漏水,導致轉向機短路。簡而言之,就是原廠設計不良,埋下了安全隱患。更讓他們火大的是,小鵬售後的處理方式竟然是「打結構膠」!這不是把消費者當傻子嗎?於是,他們怒組了數百人的維權群,準備和小鵬「好好聊聊」。
打膠了事?小鵬P7+車主的高速驚魂記
偷偷摸摸「打膠」,背後藏著什麼?
車主A先生(化名,畢竟要維權,還是低調點好)向《次世代車研所》爆料,說這小鵬啊,明知道P7+出廠時轉向機接口防水有問題,卻偷偷摸摸地用「贈送底盤整備和保養」當幌子,實際上是為了掩蓋真相,誘導車主簽下施工單。換句話說,就是想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個設計缺陷給糊弄過去。這算盤打得,嘖嘖嘖,真夠精明的!
更讓A先生氣憤的是,在保養過程中,他發現工作人員竟然在轉向機上「打膠」!打的還不是什麼高科技防水膠,而是一種叫做「結構膠」的玩意。雖然這玩意兒也能用來防水,但跟專業的線束防水密封膠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在防水性能和耐候性方面差了一大截。這簡直就是拿消費者的安全開玩笑嘛!
高架上的「死亡凝視」:方向盤突然鎖死
你以為「打膠」只是個案?那就大錯特錯了!另一位受害者B小姐(化名)表示,早在今年七月,她就聽說了P7+轉向失控的問題,趕緊跑到門市檢查。結果呢?售後人員連看都沒看,直接跟她說:「之前已經打過膠了,放心開吧!」這才讓B小姐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偷偷打膠」了!
但萬萬沒想到,隔天她在高架上開車時,儀表板突然跳出「轉向機故障」的警報,方向盤就像被鎖死一樣,變得超級沉重!B小姐心有餘悸地說:「當時前面就是車輛匯合處,我趕緊使勁掰方向盤,但每次只能動一點點,最後才勉強靠邊停下來。」她越想越害怕,如果當時車速再快一點,或者反應慢一點,後果不堪設想!這簡直就是與死神擦肩而過啊!
維權群的怒吼:這膠,我們不買單!
《次世代車研所》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發現,反映P7+轉向問題的車主可不是少數。還有人PO文說,自己的P7+開不到8000公里,就已經兩次在行駛過程中發生方向盤轉不動的狀況。第一次是在高速服務區,重啟車機後才恢復正常;第二次更誇張,直接在下高速時發生故障。這位車主氣得直跳腳,這哪是「智能轎跑」,根本就是「定時炸彈」!
更扯的是,這位車主事後在小鵬車控App上發現,自己的維修記錄竟然被改成「已取消」狀態!這不是想掩蓋真相,是什麼?難道小鵬是想把這些問題車主當成「不存在」嗎?維權群裡的車主們已經怒不可遏,他們一致表示:這種「打膠了事」的處理方式,我們絕不接受!我們要小鵬給個合理的交代!
銷售的「真心話」:問題確實存在,但解決方案卻…?
遮遮掩掩的官方回應,欲蓋彌彰?
面對P7+車主們的集體控訴,《次世代車研所》也嘗試聯絡小鵬官方,想問問他們對這個「轉向門」到底有什麼說法。結果呢?截至發稿前,小鵬官方的回應依舊是「暫無回應」!這三個字,簡直就像是萬能擋箭牌,什麼問題都能搪塞過去。但這種遮遮掩掩的態度,反而更讓人覺得他們心裡有鬼,是不是想把事情壓下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免費維修」的糖衣炮彈:車廠的算盤打得精
不過,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鵬汽車銷售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倒是跟《次世代車研所》吐露了一些「真心話」。他說,他們門市確實有P7+遇到過類似的轉向問題,但具體症狀可能不太一樣。他也建議遇到問題的車主盡快回廠檢修,畢竟P7+還在保固期內,只要不是外力造成的,都可以免費更換零件。聽起來好像很佛心,對吧?
但仔細想想,這真的能解決問題嗎?車主們真正擔心的是,小鵬目前的處理方式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針對已經出現問題的車輛進行維修,而那些還沒出事的車主,就只能提心吊膽,每天開車都像在賭博,賭自己是不是下一個受害者。這根本就是把廣大車主的生命安全當成兒戲!小鵬啊小鵬,你的算盤打得再精,也別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三包」護身?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60天/3000公里」的緊箍咒:誰能全身而退?
說到汽車維權,很多人都會想到「汽車三包規定」,也就是那部聽起來很厲害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理論上,這玩意兒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讓車廠不敢亂來。但實際上呢?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
根據規定,新車在60天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內(以先到者為準),如果出現轉向系統失效、制動系統失效、車身開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問題,消費者可以選擇更換或退貨。但問題來了,這次P7+的「轉向門」爆發,距離第一批車主提車都已經好幾個月了,早就超過了這個「60天/3000公里」的期限。換句話說,絕大多數車主都已經被這個「緊箍咒」給套牢了,想退車?沒那麼容易!
召回?別傻了,車廠比你更怕!
當然,也有車主想到了「召回」這個辦法。畢竟,如果P7+的轉向機真的存在設計缺陷,大規模召回才是最負責任的做法。但說實話,車廠比你更怕「召回」!一旦宣布召回,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人力,更會對品牌形象造成嚴重的打擊。哪個車廠願意自揭瘡疤,承認自己的產品有問題?
所以,除非迫不得已,車廠通常會選擇一些比較「溫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偷偷摸摸地「打膠」,或者針對個別車輛進行維修。至於那些還沒出事的車主,就只能祈禱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這簡直就是一場賭博,而賭注,就是你的生命安全!
小鵬的「冰與火之歌」:銷量狂飆,危機四伏
說到小鵬汽車,這幾年的發展簡直就像一齣「冰與火之歌」。一方面,他們的銷量不斷攀升,彷彿浴火重生的鳳凰,重新奪回了市場的主導權。另一方面,各種品質問題、安全隱患也接踵而至,就像潛伏在暗處的冰霜,隨時可能將他們再次凍結。
根據官方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總共交付了9.4萬輛汽車,同比增長了330.8%,一舉奪得了造車新勢力銷量第一的寶座。其中,P7+和小鵬MONA這兩款車型更是功不可沒,堪稱是小鵬的「雙子星」。
但銷量狂飆的背後,小鵬仍然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今年第一季度,他們的總收入為158.1億元,同比增長了141.5%,但淨虧損仍然高達6.6億元,雖然同比收窄了51.5%,但距離真正實現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甚至喊出了今年實現銷量翻倍,並且在第四季度走向盈利的豪言壯語。這目標聽起來很振奮人心,但實現起來,恐怕比登天還難!
畢竟,要實現這些目標,光靠漂亮的數據是不夠的,更需要依靠消費者的口碑和支持。如果小鵬不能正視P7+的「轉向門」問題,不能給出一個讓消費者滿意的解決方案,那麼再華麗的數據,也只不過是空中樓閣,隨時可能崩塌。畢竟,在新能源汽車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消費者的選擇實在太多了,一旦失去了信任,想要重新贏回來,可就難上加難了!小鵬啊小鵬,你可要好好想想,到底是要眼前的利益,還是要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