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8 月 2025, 周六

康哲藥業新加坡上市:掘金新兴市场,打造国际医药创新枢纽

康哲藥業新加坡上市:掘金新兴市场,打造国际医药创新枢纽

内容 隐藏

康哲藥業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答謝晚宴:一場資本與產業的華麗共舞

2025年7月15日,康哲藥業在新交所的二次上市答謝晚宴,与其说是慶祝,不如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展示肌肉”大會。地點選在新加坡大士的CDMO生產工廠PharmaGend,頗有宣示“根基已穩,放眼全球”的意味。這家公司,過去靠著代理銷售在中國市場風生水起,現在卻要搖身一變,成為一家“全鏈發展的創新藥企”。這步棋,究竟是高瞻遠矚,還是步子太大扯到蛋?

新加坡大士:康哲藥業的國際化新起點

大士,這個聽起來有點陌生的地名,對於康哲藥業來說,卻是開啟國際化新篇章的起點。PharmaGend工廠,號稱擁有美國FDA和新加坡HSA的双重認證,彷彿在向世界宣告:我們生產的藥,品質絕對靠譜!但問題是,有了生產基地,就能保證創新藥源源不斷嗎?就能在新興市場攻城略地嗎?這恐怕還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畢竟,藥品生產只是產業鏈的一環,真正的考驗,還在於創新能力、商業化能力,以及對當地市場的深入理解。而這些,康哲藥業準備好了嗎?

政商雲集:解讀新加坡及新興市場的醫藥產業新格局

晚宴現場冠蓋雲集,新加坡政府官員、跨國藥企高管、頂尖投資機構代表… 各路人馬齊聚一堂,表面上是交流產業發展,實際上卻是各懷鬼胎。新加坡想藉此機會鞏固其亞太醫藥樞紐的地位,跨國藥企則想在新興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康哲藥業,則希望藉助這次機會,向世界展示其“國際化”的決心。

新交所的橄欖枝:中國企業的新選擇?

新交所高級總監謝采含女士在致辭中,不遺餘力地向中國企業拋出橄欖枝,又是稅收優惠,又是資金支持,又是優化監管流程,簡直把中國企業當成了“香餑餑”。但問題是,新交所真的能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的跳板嗎?還是只是新加坡政府為了吸引投資而耍的花招?畢竟,資本市場的風雲變幻莫測,今天的新寵,明天可能就會被打入冷宮。

新興市場的誘惑:誰能分一杯羹?

東南亞、中東… 這些新興市場,人口眾多,老齡化趨勢明顯,慢性病負擔沉重,簡直就是醫藥企業眼中的“肥肉”。根據IQVIA的預測,到2028年,四大新興市場的醫藥市場規模將接近西歐整體規模。但問題是,這些市場的支付能力有限,監管體系也各不相同,想要在這裡分一杯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康哲藥業想要在新興市場複製其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恐怕還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新加坡的算盤:亞太醫藥樞紐的野心

新加坡凭借其卓越的金融体系、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以及蓬勃发展的医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资本与创新力量汇聚的高地。但新加坡的野心,絕不僅僅是成為一個“資本匯聚地”,而是要成為整個亞太地區的“醫藥樞紐”。康哲藥業在新交所上市,無疑是給新加坡的“醫藥樞紐”夢添了一把火。但新加坡能否如願以償,還取決於其能否吸引更多的創新企業、建立更完善的產業鏈,以及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場“醫藥樞紐”之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中國創新藥企出海:一場豪賭?還是必然之路?

中國藥企,過去一直扮演著“學徒”的角色,模仿歐美藥企的產品和模式。但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技術的進步,一批有野心的藥企開始嘗試“出海”,想要在國際舞台上佔據一席之地。康哲藥業,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問題是,中國藥企真的準備好了嗎?出海之路,真的是一片坦途嗎?

東南亞的自費市場:原研藥的最後機會?

東南亞市場,醫保覆蓋範圍有限,自費支付佔據主導地位。這對於原研藥來說,似乎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畢竟,在自費市場,患者更願意為高品質、有療效的藥品買單。但問題是,東南亞市場的“水”也很深,仿製藥橫行,價格競爭激烈,原研藥想要在這裡站穩腳跟,並不容易。更何況,隨著生物類似藥的崛起,原研藥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康哲藥業想要在東南亞市場靠原研藥打出一片天地,恐怕還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商業化模式的進化:誰能笑到最後?

傳統的醫藥分銷模式,依賴第三方物流(3PL),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現在,一種新的商業化模式正在興起,這種模式融合了更強的商業化能力和授權合作策略。康哲藥業,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嘗試新的商業化模式。但問題是,新的商業化模式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真的能幫助康哲藥業在新興市場取得成功嗎?恐怕還需要時間來驗證。畢竟,商業模式的創新,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試錯和調整。而在這個過程中,誰能笑到最後,還未可知。

康哲藥業的野心:打造中新雙樞紐的全鏈創新模式

康哲藥業,這家在中國市場靠代理銷售起家的公司,如今想要華麗轉身,成為一家“全鏈發展的創新藥企”,並且將目光瞄準了整個亞太市場。以中國市場為根基,以新加坡為亞太樞紐,康哲藥業的野心不可謂不大。但問題是,這樣的“雙樞紐”戰略,真的可行嗎?

林剛的豪言壯語:康哲藥業的二次崛起?

康哲藥業主席兼行政總裁林剛在活動中發表了“新康哲,新崛起:三個戰略走出第二增長曲線”的主旨演講,聽起來慷慨激昂,充滿了信心。但仔細分析,所謂的“產品創新+商業革新+國際拓展”三大戰略,其實並無太多新意。產品創新,無非是“許可引進+戰略合作+自主研發”的老套路;商業革新,也只是在“新零售、新媒體、消費醫療”等熱門概念上做文章;國際拓展,則是將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新興市場。這些戰略,真的能幫助康哲藥業實現“二次崛起”嗎?恐怕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產品創新:引進、合作、自研,康哲藥業的三角戰略

康哲藥業的產品創新戰略,看似多管齊下,實則風險分散。通過“許可引進”,可以快速擴充產品線,但容易受制於人;通過“戰略合作”,可以借力打力,但合作夥伴的選擇至關重要;通過“自主研發”,可以掌握核心技術,但耗時長,風險高。康哲藥業想要在產品創新方面取得突破,需要更加聚焦,選擇更有潛力的方向,並加大投入。

商業模式:新零售、新媒體、消費醫療,康哲藥業的抗周期韌性?

康哲藥業的商業模式創新,緊跟市場潮流,但缺乏獨特性。新零售、新媒體、消費醫療,這些概念雖然火熱,但競爭也異常激烈。康哲藥業想要在這些領域脫穎而出,需要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國際化:從“中國市場國際化”到“產業資源全球化配置”的升維

康哲藥業的國際化戰略,目標遠大,但實施起來卻充滿挑戰。從“中國市場國際化”到“產業資源全球化配置”,這是一個質的飛躍,需要康哲藥業具備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以及更堅定的戰略決心。

康哲藥業的“產業國際化”戰略: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

康哲藥業的“產業國際化”戰略,聲勢浩大,但能否真正落地,還有待觀察。PharmaGend工廠、Rxilient(康聯達)、CMS R&D研究院、HiGend… 這些都是康哲藥業國際化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些佈局,能否形成協同效應,能否真正推動康哲藥業的國際化進程,還需要時間來證明。或許,這一切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目的是為了吸引投資者和提升股價。

康哲藥業的國際化棋局:三大關鍵佈局解析

康哲藥業為了實現其“產業國際化”的宏偉藍圖,精心佈局了三大關鍵環節:生產基地PharmaGend、商業化平台Rxilient(康聯達),以及研發中心CMS R&D研究院。這三大佈局,猶如棋盤上的三顆重要棋子,能否彼此呼應、相互配合,將直接決定康哲藥業這盤棋的勝負。

PharmaGend 工廠:東南亞最大的CDMO?

PharmaGend工廠,號稱要成為東南亞最大、最值得信賴的CMO/CDMO企業。擁有美國FDA和新加坡HSA的双重認證,聽起來確實很厲害。但問題是,有了認證,就一定能接到足夠的訂單嗎?就能在競爭激烈的CDMO市場脫穎而出嗎?恐怕還需要更多的努力。畢竟,CDMO行業不僅僅是拼生產能力,還要拼技術、拼服務、拼價格。康哲藥業想要在CDMO市場佔據一席之地,需要打造獨特的競爭優勢,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

Rxilient(康聯達):康哲藥業的海外先鋒?

Rxilient(康聯達),被視為康哲藥業進軍東南亞和中東市場的“先鋒部隊”。凭借其本土化團隊和在BD、註冊、市場推廣、銷售等方面的經驗,Rxilient(康聯達)可以幫助全球醫藥創新產品進入新興市場。但問題是,新興市場的“水土不服”問題非常普遍,Rxilient(康聯達)能否克服這些挑戰,真正幫助康哲藥業在新興市場站穩腳跟,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CMS R&D研究院:康哲藥業的創新引擎?

CMS R&D研究院,於2024年在新加坡設立,負責早期創新藥的研發。康哲藥業希望通過CMS R&D研究院,將中國成熟的早期研發與臨床資源與全球標準相結合,加速創新藥的國際化進程。但問題是,創新藥的研發是一個漫長而充滿風險的過程,CMS R&D研究院能否真正成為康哲藥業的“創新引擎”,還充滿了不確定性。更何況,創新藥的研發不僅需要資金和技術,更需要人才和經驗。康哲藥業能否吸引到足夠的優秀人才,並建立起高效的研發體系,將直接決定CMS R&D研究院的成敗。

HiGend:康哲藥業的全球孵化夢?

HiGend,成立於2025年,旨在打造一個生物醫藥早期創新產品的全球孵化平台。康哲藥業希望通過HiGend,整合中國創新藥研發優勢,加速創新藥的全球研發與落地。但問題是,全球孵化平台並不好做,需要整合全球資源,建立完善的孵化體系,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康哲藥業能否成功打造HiGend,實現其全球孵化夢,還充滿了挑戰。

圓桌對話:一場產業與資本的深度交流

答謝晚宴的高潮,莫過於三場圓桌對話。政界、商界、學界、投資界… 各方代表齊聚一堂,表面上是交流經驗、分享觀點,實則是在互相試探、尋找機會。圓桌對話,看似輕鬆隨意,實則暗流湧動,每一個發言,都經過精心設計,每一個觀點,都代表著不同的利益。

挑戰與超越:組織與戰略的長期主義?

第一場圓桌對話,以“挑戰與超越:源自組織與戰略的長期主義力量”為主題。康哲藥業的核心管理層與合作夥伴,共同回顧了其在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並探討了如何將這些經驗複製到新興市場。但問題是,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真的能在新興市場奏效嗎?畢竟,每個市場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制度和競爭環境。康哲藥業想要在新興市場取得成功,需要根據當地情況,調整其組織和戰略,而不是簡單地複製過去的經驗。

破局出海:中國創新藥企的多元探索?

第二場圓桌對話,聚焦於“破局出海:中國創新藥企開拓新興市場的多元探索”。西藏藥業、寧丹新藥、麥濟生物、景澤生物等與康哲藥業深度合作的中國創新藥企代表,分享了他們在新興市場的探索經驗。但問題是,這些探索,真的能幫助中國創新藥企在新興市場取得突破嗎?畢竟,新興市場的挑戰非常多,需要創新藥企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和更靈活的商業模式。

揚帆起航:醫藥出海的真實航向?

第三場圓桌對話,以“揚帆起航:醫藥出海到新興市場”為主題。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洪坦與多名知名券商醫藥研究負責人與投資機構代表,圍繞創新藥產品出海和產業出海進行了深入討論。但問題是,醫藥出海,真的能一帆風順嗎?畢竟,全球醫藥市場競爭激烈,中國藥企想要在國際市場佔據一席之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何況,醫藥出海不僅僅是產品的出口,更是產業鏈的延伸和價值鏈的提升。康哲藥業想要在醫藥出海方面取得成功,需要建立起更完善的國際化體系,並與全球合作夥伴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