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協會新政:一場遲來的正義,還是華麗的自娛自樂?
各位看官,最近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發布了一份名為《關於加強自律管理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洋洋灑灑38條,號稱要完善自律管理體系,加強保薦承銷業務自律管理,引導督促服務功能發揮,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乍一看,這架勢,彷彿資本市場的救星降臨,散戶們的春天要來了!
但等等,先別急著鼓掌,韭菜的記憶只有七秒,讓我們仔細扒一扒這份《意見》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究竟是遲來的正義,還是又一場華麗的自娛自樂?
自律監管?別鬧了,先搞清楚誰是老大!
說到「自律」,這詞兒聽起來就讓人覺得有點…諷刺。在咱們這兒,誰不知道「黨領導一切」?證券業再怎麼「自律」,還不是得聽監管爸爸的話?中證協這個「自律組織」,說白了,也就是個傳聲筒,監管政策的執行者而已。指望它能真正硬起來,跟那些手眼通天的券商大佬們叫板?呵呵,洗洗睡吧。
更何況,看看中證協的組成,清一色的券商高管,讓他們自己管自己,這不就是貓鼠遊戲嗎?誰會真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謂的「自律」,恐怕也就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最後還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中證協:球員兼裁判?還是監管的遮羞布?
中證協的角色定位一直很微妙。它既是行業協會,負責制定行業規範、組織業務交流,又是監管部門的助手,協助執行監管政策。這就好像一個足球隊,隊長既要帶領隊員衝鋒陷陣,又要兼任裁判,判罰隊友犯規。這種雙重身份,難免讓人質疑其公正性。
更何況,中證協的權力來源於哪裡?是會員的授權,還是監管部門的委託?如果是前者,它就應該真正代表會員的利益,為行業發展鼓與呼;如果是後者,它就只不過是監管部門的一顆棋子,一個用來裝點門面的「遮羞布」而已。
現在的現實情況是,中證協更像是後者。它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執行監管部門的指令,很少聽到它為行業發聲,為券商爭取權益。這樣的中證協,又有什麼資格談「自律管理」,推動「高質量發展」呢?
券商服務升級?別逗了,先解決內幕交易!
《意見》裡提到要「提升證券行業高標準服務能力」,這話聽起來就像是在跟股民開玩笑。各位摸著自己的良心說,A股市場最缺的是什麼?是更「高標準」的服務嗎?恐怕不是吧!
股民們最痛恨的是什麼?是內幕交易、是操縱股價、是信息披露不透明!這些問題不解決,你跟我談什麼「高標準服務」?難道是更高標準地收割韭菜?更高效率地割韭菜?
券商們的首要任務,不是提高什麼狗屁服務,而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內控機制,杜絕內幕交易,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其他的都是空談,都是忽悠!
一流投行?夢裡什麼都有!
《意見》還提出要「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聽到這句話,我差點把剛喝下去的茶噴出來。國際競爭力?A股的券商們,除了在國內割韭菜,還能在國際市場上幹什麼?
看看那些國際頂級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人家有全球化的業務網絡、有頂尖的專業人才、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咱們的券商呢?除了牌照優勢,還有什麼能拿得出手?
所謂的「一流投行」,不是靠喊口號就能喊出來的,是需要真刀真槍地在國際市場上拼殺出來的。如果連A股市場的秩序都維持不好,就別做什麼「國際一流」的春秋大夢了!夢裡什麼都有,醒醒吧。
投資者保護?呵呵,韭菜的命也是命?
《意見》裡少不了要提「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這簡直就是例行公事,每年都要說一遍,但效果呢?呵呵,大家都懂的。
A股市場的投資者,尤其是廣大的散戶,長期以來都是被收割的對象。內幕交易、財務造假、操縱股價…各種坑蒙拐騙的手段層出不窮,讓無數股民血本無歸。出了事之後呢?罰酒三杯,隔靴搔癢,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
所謂的「投資者保護」,如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停留在文件裡,那就毫無意義。要真正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就必須加大監管力度,嚴懲違法違規行為,讓那些坑害股民的傢伙付出沉重的代價!韭菜的命也是命,不能總是讓他們為別人的錯誤買單!
輿情管理?封嘴大法好!
《意見》中還提到了要「加強輿情管理,樹立行業良好形象」。看到這句話,我忍不住笑了出來。在某些人眼裡,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不是解決問題本身,而是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掉!
所謂的「輿情管理」,說白了就是控制輿論,封鎖消息,讓大家只能聽到讚歌,不能聽到批評。這種做法,不僅掩蓋了行業的真實問題,也扼殺了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一個健康的市場,應該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應該鼓勵批評和建議。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這個市場就必然會走向畸形和衰敗。靠封嘴換來的「良好形象」,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幻象而已!
金融文化?先把飯圈文化趕出去!
《意見》最後還不忘強調要「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這話聽著挺高大上,但具體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要在證券業也搞一套「飯圈文化」,把分析師們都變成流量明星,讓股民們像追星一樣炒股?
真正的金融文化,應該是專業、理性、誠信、審慎。但現在的A股市場,充斥著各種浮誇風、炒作風、投機風,與真正的金融文化背道而馳。與其空喊口號,不如先從自身做起,把那些靠吹噓、靠內幕消息、靠操縱市場來撈錢的害群之馬清理出去,讓真正懂金融、有操守的人來引領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