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业迎来双重拐点:LCD稳健增长,OLED加速渗透
受益于终端需求的提振,LCD TV 主流尺寸面板价格自 2025 年 1 月起全面上涨,预计 3 月份将延续这一上涨趋势。京东方近期调研显示,LCD 行业平均稼动率自去年 11 月开始回升,并在今年持续上升,保持在 80% 以上。
与此同时,OLED 面板作为另一大主流解决方案,在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部分赛道有望迎来高速增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LCD 市场集中度提升,特别是中国厂商话语权增强,叠加产线完成折旧、国家补贴政策等因素,LCD 产业链正迎来向上拐点。未来一两年,面板等科技领域厂商将呈现“大者恒大”的趋势,行业前三的企业利润可能占到全行业利润的 85% 甚至更高。
LCD:高性价比优势显著,市场迎来改善
LCD产线性价比突出
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表示,LCD 的技术生命力在于其高性价比,整体销售额仍在小幅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稳定在 700 亿美元的规模。大量 LCD 产线已完成折旧,中小尺寸产线也经历了产能淘汰,使得当前 LCD 面板厂商的生产组合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在高通胀和高利率的全球经济环境下,高性价比的 LCD 产线至关重要。中国厂商凭借本土供应链优势,更具竞争力。
市场改善受益于国补政策和厂商策略
自 2024 年 8 月“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来,国内彩电市场,特别是 85 寸以上超大屏电视的销量大幅提升,提振了 LCD 市场。
群智咨询大屏事业部副总经理张虹表示,2024 年 LCD TV 面板市场实现了量利齐升,预计 2025 年将继续采取控产稳价策略。随着夏普关闭 10 代线,韩厂产线完成出售,日韩厂商几乎完全退出 LCD TV 领域,行业前三的面板厂商份额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60% 提升到 2025 年的 65.1%,头部厂商将拥有更高话语权。
在此背景下,LCD TV 面板市场有望步入良性获利周期。原因包括:没有新的 LCD 产能进入,面板厂商控产稳价策略成为新常态,以及面板厂商折旧负担逐年减轻。预计到 2028 年之后,如果 LCD TV 面板的出货平均尺寸达到 55 英寸,有望在无需控产情况下,整个 LCD TV 面板供需趋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OLED: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尺寸应用潜力巨大
OLED渗透率持续提升
相比于 LCD,OLED 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虽然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投资大、价格高,OLED 在手机端的长期渗透率可能在达到 60% 左右时触及瓶颈,但在中尺寸应用领域,如笔记本电脑、车载、平板、显示器等,OLED 的增长潜力巨大。
群智咨询预测数据显示,2025 年面板行业销售额预计达到 1143 亿美元,其中 OLED 部分约 433 亿美元,占比达到 38%;到 2027 年,预计将达到约 42% 的份额。到 2029 年,OLED 产值大概会达到 570 亿美元,在整个面板产值中的份额预计达到 46%—47%,但很难突破 50%。
维信诺相关负责人表示,AMOLED 在智能手机领域已成为主流显示技术,未来将在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中尺寸领域加速渗透,这将是 AMOLED 更大规模的增量市场,对未来产业格局有重要影响。
8.6代OLED产线成为行业焦点
- 6 代 OLED 产线是当前行业内的关注焦点之一,维信诺、三星、京东方等都已展开布局。
群智咨询 IT 研究总监李亚妤认为,三星显示的 8.6 代产线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量产,将是全球首条专门做 IT 应用的高世代 OLED 产线。京东方中国大陆首条 8.6 高世代 OLED 产线预计 2026 年下半年左右量产。这两条产线的首批产品将聚焦笔记本电脑客户。
李亚妤认为,2025 年 OLED 厂商将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一方面,在笔记本电脑品类,将从中高端轻薄本为主的市场扩展至游戏本主流市场;另一方面,在显示器品类,虽然显示器 OLED 产能增长前景还不明朗,但在三星显示带动下,今年 OLED 显示器也会从高端游戏领域扩展到高端商用显示领域。
她预计,今年 OLED 在笔记本电脑面板市场的渗透率预计可以达到 5%,在显示器面板领域能提升到 2%—3%。2026 年,随着批量级大世代线产能的进入,OLED 的增长将更加迅猛,其在笔记本电脑市场渗透率会提升到 9%,到 2028 年能够逼近 20%,成为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主流产品方案。
细分市场:车载面板和平板电脑增长强劲
中尺寸应用增速显著
面板市场有望迎来一些显著增长的细分赛道。李亚琴表示,如果面板行业 2025 年整体销售额增长 5%,车载面板的增长预计会在 16% 左右,是销售改善最大的细分应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座舱对于大屏化的要求也持续增长。2024 年全球车用面板有 2.3 亿片的出货量,今年预计达到 2.45 亿片,增速良好。车载面板还会出现结构变化,汽车需求对于外观时尚性、轻薄、亮度、耐用程度等要求提高,会使车载面板显著升级,销售额有望实现超两位数的增长。
多家厂商正在加码车载领域布局。深天马表示,2024 年车载显示业务筑牢头部竞争优势,并依托汽车电子、新能源等业务的快速发展,车载显示业务营业收入加速增长,带动利润规模扩大。
维信诺负责人表示,AMOLED 具有柔性可卷曲、低功耗、高可靠性等优异特性,可应用于汽车中控、A 柱、影音娱乐、智能车钥匙、车窗等区域。维信诺已与数个汽车品牌合作推出了定制化的 OLED 车载显示产品。
此外,李亚琴判断,平板电脑市场也会迎来两位数增长。一方面,苹果继续扩大对 OLED 的使用,另一方面,LTPS 面板在平板领域的渗透率也在快速增加并向窄边框方向发展。由于 OLED 与 LTPS 渗透率的提升,叠加平均售价增长,平板电脑市场的面板附加值也在提升。
维信诺负责人表示,中尺寸 AMOLED 是高速增长的新领域,也是行业未来竞争的关键赛场,目前仍处于技术驱动的早期发展阶段。在智能家居、工控、医疗等领域会有更多创新应用产品。
李亚妤认为,在笔记本电脑品类中,LCD 技术进行自救成为了当前 LCD 厂商必须思考的命题。2024 年,受 OLED 成长影响,中高端 LCD 技术方案市场份额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经过近一年不断探索,LCD 的技术自救也找到了一定的方向。
李亚妤预计,今年下半年 TED+incell touch 技术方案将要入局主流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使带触控屏幕的笔记本进入到主流应用场景中,会给终端带来一定技术利好。
行业格局:头部效应强化,企业策略分化
厂商业绩将迎拐点
随着 LCD 与 OLED 双双出现拐点,面板厂商业绩有望持续改善。京东方预计 2024 年实现净利润 52 亿元—55 亿元,同比增长 104%—116%。TCL 科技预计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净利润超 60 亿元。
深天马与维信诺在 2024 年出现亏损,但企业表态前景依然可期。深天马表示,在面临武汉 AMOLED 产线折旧压力同比大幅增加的挑战下,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均有显著改善,为 2025 年公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维信诺称,公司聚焦 AMOLED 主业,2024 年 OLED 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 30 个百分点,营业毛利大幅增加。
维信诺负责人表示,2024 年 OLED 行业整体复苏向好,市场需求增加,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公司规模优势进一步显现,降低了产品成本,使得毛利同比增长超 30%。未来将通过精益经营、产业链协同创新降本等方式持续提升毛利水平。
CINNO Research 首席分析师周华判断,今年中国手机品牌厂商对刚性 AMOLED 的需求将大幅转向国内柔性 AMOLED 面板,导致主力厂商三星显示 (SDC) 刚性 AMOLED 面板需求持续减弱,部分产线可能出现空产。柔性 AMOLED 面板需求持续向好,预计下半年仍将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主力厂商为控制亏损,正酝酿涨价。
李亚琴认为,未来一两年,包括面板在内的科技领域厂商都会呈现“大者恒大”的趋势,行业前三的企业利润可能占到全行业利润的 85% 甚至更高。这一趋势在 2024 年得到强化,头部企业的产能优势、技术壁垒及成本优势正在叠加,行业内发生了一系列并购,产能优胜劣汰也有可能出现。
此外,企业策略将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特别是头部企业会持续在规模和利润中间寻找平衡点。头部企业的经营策略会更趋于理性,以面板企业为例,在 2022 年至 2023 年都经历过巨亏,巨亏使它们的经营策略更趋于理性和稳健,思考在维持规模的稳定增长和满足战略客户需求的前提之下如何保障企业利润,这是未来一年头部企业的核心目标。
全球关税政策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企业全球供应链布局的均衡性及多样性考验非常大,不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李亚琴认为,中小企业会处于艰难生存的局面,一方面要维持产能稼动率或在某些细分市场的地位,另一方要面临盈利考验,处于相对矛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