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8 月 2025, 周二

穩定幣登陸美國:加密金融新紀元,華爾街銀行業搶灘

穩定幣登陸美國:加密金融新紀元,華爾街銀行業搶灘

内容 隐藏

穩定幣「登陸」:美國加密金融的新紀元?

華盛頓的「恩准」:穩定幣法律地位確立

各位看官,昨夜簡直是加密貨幣世界的「春藥」!美國眾議院竟然像開了外掛一樣,一口氣通過了《GENIUS 法案》和《CLARITY 法案》。這簡直就是給了穩定幣一個「合法身分證」,讓它們從灰暗地帶一躍成為受法律保護的「官方貨幣工具」。別懷疑,川普老爺子親自拍板,本週五就要簽字生效!以後誰還敢說穩定幣是「野孩子」?這可是國家隊認證的!

我跟你說,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想像一下,以前穩定幣就像在黑市裡交易的貨幣,雖然方便,但總讓人提心吊膽。現在好了,美國政府直接告訴你:「這玩意兒我們罩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更多的資金、更多的機構,甚至更多的老百姓,都會放心地把錢投進來。加密貨幣市場,要真正起飛了!

華爾街蠢蠢欲動:銀行巨頭的加密貨幣佈局

美國銀行的「鏈上」野心:超越炒作的金融變革

美國銀行(BoA)這家華爾街老大哥,現在也開始騷動了!他們正式宣布,正在積極研發穩定幣產品,甚至考慮拉其他金融機構一起「組團」搞事情。 BoA 的 CEO Brian Moynihan 可是個狠角色,直接放話說:「我們早就準備好了,只是等著市場和監管更加明朗。」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囂張?但人家有底氣啊!

他們還推出了一份名為《On Chain》的鏈上研究週報,可不是隨便玩玩而已。這份報告直接點名關注穩定幣、RWA(真實世界資產)、支付結算和基礎設施。看到了嗎?人家瞄準的是金融的底層架構! 他們甚至還透露,已經在和 Shopify、Coinbase、Stripe 這些零售巨頭測試穩定幣合作。我的天!這可不是單純的炒作,而是想徹底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美國銀行這是要搞一場真正的金融革命啊!

花旗銀行的跨境支付夢:穩定幣重塑全球金融

花旗銀行也不甘示弱,一副「東風來了,豬都會飛」的架勢。 CEO Jane Fraser 直接表示,他們正在大力推進穩定幣相關計劃,並將其視為未來國際支付的基石。 花旗為什麼這麼看重穩定幣?因為他們發現,傳統跨境支付簡直是個坑!手續費高得嚇人,到帳速度慢得像蝸牛。 隱性成本甚至高達 7%! 而穩定幣,正好可以解決這些痛點。

花旗的目標,是用穩定幣搭建一個 24 小時不間斷、可編程的新支付軌道,讓企業客戶能夠以極低的成本,把錢轉到全球任何地方。 這可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對現有金融體系的挑戰!

摩根大通的「JPMD」試驗:銀行存款上鏈的里程碑

說到摩根大通,那可是幣圈的「老朋友」了。他們這次的步子邁得更大! 6 月 18 日,摩根大通宣布將試點啟動一種名為 JPMD 的存款代幣,直接部署在 Coinbase 支持的 Base 區塊鏈上。 這可是華爾街巨頭首次將銀行存款直接上鏈發行!簡直是個大新聞!

JPMD 是一種「許可制存款代幣」,1:1 對應摩根大通的美元存款,支持 24 小時實時轉帳,交易成本低到 0.01 美元,而且還享有存款保險和利息等傳統金融保障。 這簡直是把傳統金融的優勢和區塊鏈技術完美結合!摩根大通區塊鏈負責人 Naveen Mallela 甚至霸氣地表示:「這不是擁抱加密,而是重新定義銀行!」

監管鬆綁下的銀行業狂潮:進場速度超乎想像

監管指導意見:加密金融走向「監管正軌」

你以為銀行家們都是老古板?錯了!他們可比你想像的更敏銳。 美聯儲、FDIC 和 OCC 三大金融監管巨頭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明確美國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加密資產托管服務。 這簡直就是綠燈大開!雖然沒啥新規定,但這份指導意見可是首次系統性地闡明了監管機構對加密托管服務的期待。加密金融不再是「灰色地帶」,而是要走上「監管正軌」了!

傳統銀行「搶灘」:加密資管和交易平台的市場爭奪

監管一鬆綁,華爾街的那些大佬們可就坐不住了,一個個都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在新一輪的金融基礎設施重構中搶佔先機。 他們不僅要做資產托管,還想搶佔加密原生資管和交易平台的市場份額。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未來的銀行、加密資管和交易平台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傳統銀行,這是要直接衝到加密圈的地盤上來搶飯碗啊!

渣打銀行的現貨交易:傳統金融擁抱比特幣和以太坊

渣打銀行這次可是玩真的! 他們宣布,將為機構客戶提供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現貨交易服務。 這可是全球首家這樣做的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 業務先在倫敦、香港、法蘭克福上線,初期覆蓋亞洲和歐洲,未來還要做到全天候、5 天 24 小時無間斷,直接和傳統外匯平台打通。 這意味著企業客戶、資產管理公司不需要再繞彎子、翻牆開戶,可以像操作外匯一樣直接買賣比特幣、以太坊。 渣打全球數字資產主管 Rene Michau 也放話了:現貨加密業務先推 BTC、ETH,未來還會擴展到更多加密產品,完全對標加密交易平台的業務線!

新銀行的崛起:華爾街的野心家們

彼得·蒂爾的「Erebor」銀行:服務被主流銀行忽視的產業

說到華爾街的「野心家」,Peter Thiel(彼得·蒂爾)絕對是個狠角色。 這位 PayPal 創始人、硅谷投資大佬,竟然聯手 Palmer Luckey 和 Joe Lonsdale,準備開一家新銀行! 這家名為 Erebor 的銀行,目標客戶直指「主流銀行不願服務」的加密貨幣、AI、國防和製造業初創企業。 簡直是硅谷銀行倒閉後的完美替代者!

這家銀行的發起人背景也相當硬核:Peter Thiel 是 PayPal 和 Palantir 的聯合創始人,Palmer Luckey 是 Oculus 的創始人,Joe Lonsdale 則是 Palantir 和 8VC 的聯合創始人。 這三位大佬都是 2024 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川普的重要支持者,與當前國會正在推進的《GENIUS Act》也有密切聯繫。 這背後的水有多深,各位自己體會!

Erebor的加密原生業務模式:穩健與創新的平衡

吸取了硅谷銀行的教訓,Erebor 明確表示將實行 1:1 存款準備金制度,並將貸款/存款比率控制在 50% 以下,從源頭防範風險。 他們還計劃支持 USDC、DAI、RLUSD 等合規穩定幣的托管、鑄造與贖回,打造「監管最完備的穩定幣交易機構」,為企業提供合法合規的法幣進出通道與鏈上資產服務。

Erebor 的客戶畫像也很精準:面向虛擬貨幣、人工智能、國防科技和高端製造等被傳統銀行視為「高風險」的創新企業,以及他們的員工和投資人。 同時,他們也服務「國際客戶」——那些難以進入美元金融體系、又依賴美元清算或希望用穩定幣降低跨境交易成本的海外機構。 這簡直是要打造一個連接美元體系的超級接口!

「國民信托銀行牌照」:通往主流金融的入場券

牌照的含金量:跨州通行證和多元金融服務

各位觀眾,接下來要講的是一張價值連城的「門票」——國民信托銀行牌照(National Trust Bank Charter)。 這可是美國金融體系的「天花板級」牌照之一,也是所有加密資產、機構托管和穩定幣公司進入主流金融體系最現實的路徑。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張「VIP 通行證」,有了它,就能在美國金融圈橫著走!

美國的銀行業體系由三大核心聯邦牌照構成: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聯邦儲蓄協會(Federal Savings Association,FSA)和國民信托銀行(National Trust Bank)。 前兩種牌照歷史悠久,門檻高到離譜。 而國民信托銀行牌照,專門為信托、托管、養老金等業務設計,和加密圈這些想合規「持幣」的新玩家簡直是天作之合。

這張牌照的含金量,遠超你的想像。 首先,它相當於一張「跨州通行證」,只要拿到它,全美 50 州都能做業務,不用再一州一州地申請。 此外,它還允許持牌機構為客戶提供機構級的資產保管、數字貨幣托管、企業信托、養老金管理等多種金融服務。 雖然不能吸收零售存款、發放貸款,但這反而和加密托管方的需求完美契合——大家要的就是資產安全和法幣托管、合規透明的頭銜!

Anchorage Digital的先發優勢:美國首家合規數字資產國民信托銀行

行業裡第一個「吃螃蟹」的,是 Anchorage Digital。 這家公司成立於 2017 年,專門為機構級客戶提供安全、合規的數字資產存儲與托管服務。 在 2020 年以前,加密資產公司只能通過州級信托牌照來合法开展托管業務,業務範圍和聲譽都大受限制。

但 2020 年,OCC 迎來了一位「幣圈友軍」——前 Coinbase 高管 Brian Brooks 主政。 他上任後,首次明確表態:歡迎創新型數字資產公司申請聯邦銀行牌照。 Anchorage 抓住機會,第一時間遞交申請,最終在 2021 年 1 月 13 日,成為美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合規數字資產國民信托銀行。

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家「聯邦認證」的加密托管銀行後,Anchorage Digital 地位一躍而上,被視為華爾街級別的機構托管服務商,為 BlackRock、Cantor Fitzgerald 等多家資管機構和財團提供數字資產托管服務。

監管風向的轉變:新一輪牌照放水的預期

可惜好景不長,政策風向說變就變。 OCC 換人,監管收緊,數字資產信托的新申請一夜之間被基本「卡死」。 Anchorage 成了獨苗,這條賽道直接被「凍結」了三年多。

直到川普上台,幣圈友好派掌權,新任 OCC 負責人 Jonathan Gould 上任,市場敏銳地感覺到,聯邦合規窗口又一次微微敞开。 行業裡的創業者、基金和項目方,已經开始「蠢蠢欲動」,等着新一輪的牌照放水。

終極誘惑:「美聯儲主帳戶」的爭奪

主帳戶的意義:加密公司成為金融體系「正規軍」

各位看官,如果你覺得拿到「國民信托銀行牌照」就已經是人生巔峰,那就太天真了! 真正讓加密圈大佬們夜不能寐的,是「接入美聯儲清算體系」——也就是那張傳說中的「主帳戶」(Fed Master Account)。 這可是比「國民信托銀行牌照」還要稀缺、還要珍貴的寶物!

想像一下,直接和美聯儲結算、清算、轉帳、存款,不用再看第三方銀行的臉色。 對於加密公司來說,只要獲得主帳戶資格,把穩定幣儲備金直接放在央行,就等於徹底打通了美國金融基礎設施,不再是「外來戶」或「二等公民」,而是真正獲得美國金融體系背書的「正規軍」。 這簡直是從「草民」一躍成為「皇親國戚」!

美聯儲的謹慎:風險與監管挑戰

但美聯儲也不是傻子,他們深知「主帳戶」的威力,所以對發放主帳戶資格非常謹慎。 他們擔心加密公司濫用「主帳戶」,帶來金融穩定風險,比如風險資產突然大量清算,影響系統流動性。 同時,他們還擔心洗錢、非法資金流動、技術安全等監管挑戰。 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純加密公司被批准過美聯儲主帳戶。 哪怕是最先「吃螃蟹」的 Anchorage,聯邦信托銀行牌照拿到了,主帳戶依然遙遙無期。

誰在衝擊銀行牌照?Circle、Ripple、BitGo的競爭

儘管難如登天,但加密圈的大佬們從未放棄。 Circle、Ripple、Anchorage、Paxos 這些加密明星,全都一邊搞定聯邦信托銀行牌照,一邊死磕主帳戶審批。 他們就像一群飢渴的狼,死死盯著那塊看似遙不可及的肥肉。

Circle 在 2025 年 6 月底率先遞交材料,打算成立一家叫 First National Digital Currency Bank, N.A. 的新銀行,以便直接托管 USDC 儲備並提供機構級托管服務。

緊隨其後,Ripple 也在 7 月初官宣向 OCC 遞交申請,同時還一口氣申請了聯邦主帳戶,想把自家穩定幣 RLUSD 的儲備直接放在央行系統裡,姿態非常激進。

老牌托管公司 BitGo 也不甘落後,正在等 OCC 批復。 據公開信息,BitGo 還是「川普 USD1」儲備托管的指定服務商之一。

除了這三家最有代表性的加密「正規軍」,Wise(原 TransferWise)也遞交了以非存款型托管銀行為定位的牌照申請。 Erebor Bank 這類科技圈新貴則直接高調宣布,要把 AI、加密、國防等新經濟產業都納入服務半徑。 第一代區塊鏈銀行 First Blockchain Bank and Trust 曾在拜登時期試水,後來因為監管窗口太緊悄然撤回。 據傳 Fidelity Digital Assets 也有計劃遞材料,但官方還沒確認。

「合流」時代:加密世界與華爾街的融合

監管期待與警惕並存:窗口期與門檻

各位看官,現在的情況就像是,監管層對加密公司想變銀行這件事,一直是又期待又警惕。 一方面,OCC 人事更替、政策轉暖,加密公司確實迎來了「窗口期」;但另一方面,這些牌照並不等於能做全牌照銀行業務,依舊不能吸收活期存款、放貸。 就像給你開了一扇窗,但窗外還是有高高的圍牆擋著你。

新窗口已開,但門檻未降,誰能第一個敲開美聯儲那道門? 這才是這場華爾街銀行家和加密大佬之間下半場最精彩的博弈。 就像一場賽馬,大家都想爭奪第一個衝過終點線的榮譽。

華爾街銀行家與加密大佬的博弈:金融格局的重塑

這會是華爾街銀行家和加密大佬之間下半場最精彩的博弈,勝者甚至能改寫下一個十年的金融格局。 想像一下,如果一家加密公司真的拿到了美聯儲的主帳戶,那就意味著它可以在金融世界呼風喚雨,徹底顛覆現有的遊戲規則。

而對於加密行業來說,穩定幣正式上岸,銀行正式開門,原本平行的加密世界和華爾街終於在監管陽光下實現「合流」。 曾經被監管、銀行、資本市場反覆爭議的加密資產,如今正在以「主流資產」的身份,走進每一個美國人的日常帳戶和每一家全球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加密貨幣,真的要改變世界了!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