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8 月 2025, 周一

連晨翔也該學?科倫藥業陷假藥風波:75歲董事長「肌」情代言與饒毅怒懟

連晨翔也該學?科倫藥業陷假藥風波:75歲董事長「肌」情代言與饒毅怒懟

75歲董事長「肌」情代言?科倫藥業陷「假藥」風波:饒毅怒懟與麥角硫因的羅生門

「肌」情四射的營銷:連晨翔都該學學?

說到科倫藥業,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提到75歲高齡還能秀出精壯肌肉的董事長劉革新,想必不少人都有印象。這老先生可真是不簡單,直接赤膊上陣,為自家產品麥角硫因膠囊代言,這畫面…簡直比《我的黑幫男友》還吸睛!

這年頭,商場如戰場,想要產品賣得好,除了品質,行銷也得夠騷!劉革新這招「老當益壯,肌不可失」,直接把科倫藥業推上了熱搜。看看那精實的肌肉,小麥色的皮膚,再配上「劉先生75歲,『沒有不可能』」的slogan,簡直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真實版!連晨翔看到都要自嘆不如,趕緊惡補一下身材管理,說不定也能靠腹肌再火一把!

據說,這段影片在24小時內就狂攬2.3億次曝光,抖音話題「75歲企業家身材管理」播放量更是高達8.6億次!科倫官方商城訪問量暴增,麥角硫因單日銷量突破1.2萬盒,促銷期間營收超過1300萬元。這簡直是躺著賺啊!

饒毅再開炮:科倫藥業的麥角硫因,是真金還是唬爛?

然而,就在大家被劉革新的肌肉和驚人的行銷效果震懾住的時候,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饒毅卻跳出來潑了一盆冷水。他在個人公眾號發文,直接質疑麥角硫因產品是「假藥」!

饒毅這番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直接把科倫藥業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科倫藥業趕緊出面回應,聲稱麥角硫因是國際上公認的膳食補充劑,其價值和安全性已經過科學驗證,並列舉了多項頂刊論文和臨床試驗來佐證自己的觀點。科倫藥業還強調,麥角硫因的定位是健康管理工具,而非藥品。

但饒毅並不買帳,他再次發文表示:「麥角硫因如果確實有作用,肯定可以由藥監局批准,達不到標準才不敢去申報、申報了批不了,這是常識。」他甚至直言科倫藥業的回應是在「糊弄老百姓」。

這場關於麥角硫因的爭論,儼然變成了一場羅生門。究竟是科倫藥業在虛假宣傳,還是饒毅在吹毛求疵?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麥角硫因:抗衰神藥?還是智商稅?

那麼,麥角硫因究竟是何方神聖?它真的具有科倫藥業宣稱的那些神奇功效嗎?

據了解,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最早於1909年由法國化學家查爾斯·塔瑞特從麥角菌中分離得到。它廣泛存在於蘑菇、燕麥、豬肝等食物中,近年來才逐漸成為保健品、化妝品等領域的新寵。

目前,澳洲知名保健品品牌Swisse的熱門產品「超光瓶」就是麥角硫因玻尿酸膠原蛋白片,而珀萊雅、雅詩蘭黛等知名護膚品品牌也均有推出以麥角硫因為主要成分的產品。

在監管層面,麥角硫因在美國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GRAS認證,歐洲食品安全局批准其作為新型食品補充劑,日本厚生勞動省將其應用於機䏍性標示食品。2024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受理了麥角硫因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申請,但截至目前仍未批准。

從網購平台數據來看,購買口服麥角硫因的人群確實越來越多。來自「魔鏡洞察」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口服美容市場總銷售額達12.6億元,同比增長80.51%,其中麥角硫因成分增速突破1000%,規模體量達到8.2億元。

儘管麥角硫因在國外已經獲得了一定的認可,但在國內,關於其功效和安全性的爭議依然存在。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判斷,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誇大宣傳,更不要把保健品當成靈丹妙藥,延誤了正規治療。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HPV疫苗事件。某些不良商家為了牟取暴利,不惜誇大疫苗的功效,甚至出售假冒偽劣產品,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對保健品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讓消費者能夠安心、放心地購買相關產品。

業績「疲態」盡顯,科倫藥業豪賭創新藥和合成生物:一場關乎「革新」的豪賭

大輸液、抗生素不再靈光:萬海也難逃週期宿命?

近年來,科倫藥業的日子並不好過。傳統業務線如大輸液和抗生素,就像是開了多年的皇冠大車隊,雖然還能跑,但利潤卻越來越薄,簡直是喝西北風的節奏。2024年,科倫藥業輸液實現銷售收入89.12億元,同比下降11.85%。這數字可不好看啊!

抗生素中間體及原料藥方面,雖然近三年業績表現尚可,但這玩意兒週期性太強,就像今年的威力彩,誰也不知道下期還能不能中頭獎。想靠這些老本行持續實現高增長,簡直比登天還難。萬海航運的例子擺在眼前,誰也逃不過週期宿命啊!

至於非輸液製劑,雖然能提供較為穩定的業績輸出,但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得不成樣子。這就像薄多義的披薩,雖然好吃,但價格越來越貴,CP值越來越低,讓人提不起勁。

科倫博泰:科倫藥業的救命稻草?

眼看著傳統業務日漸式微,科倫藥業也開始尋求轉型。他們把未來的希望寄託在了創新藥業務上,這就像是《進擊的巨人音樂會》,雖然門票很貴,但大家都想去看看,說不定能找到新的靈感。

2016年,科倫博泰成立,成為科倫藥業創新藥的發展載體。僅2022年,科倫博泰就與默沙東就9項ADC資產達成合作,交易總額高達118億美元,在當時刷新了中國創新藥的出海紀錄。這簡直是鹹魚翻身,一飛沖天!

2023年7月,科倫博泰在港股上市,不到2年的時間內,其股價從60元一路飆升至今年4月份最高340元,市值甚至超越了母公司科倫藥業。目前科倫博泰總市值約686億港元(約合630億元人民幣),科倫集團旗下科倫藥業、川寧生物、科倫博泰生物三大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1600億元。這簡直是富可敵國啊!

劉革新的「革新」之路:是英雄遲暮,還是寶刀未老?

從科倫藥業的種種業務線分佈和新藥物、新賽道的開拓,我們可以看出科倫藥業的求變之心。劉革新這次親自赤膊上陣帶貨麥角硫因,或許也是為了提振川寧生物的業績,讓更多目標客群了解新產品。

儘管目前科倫藥業深陷輿論漩渦,但這家老牌藥企一直在嘗試轉型。投資者們依然對這家企業抱有期待,2025年也是科倫藥業在創新藥和合成生物方面全面實現商業化的一年。這位高調走入大眾視野的劉革新董事長,究竟要如何帶領科倫藥業「革新」呢?

這就像謝國樑市長要如何帶領基隆「革新」一樣,充滿了未知數,也充滿了挑戰。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科倫藥業能夠擺脫困境,找到新的增長點,為中國的醫藥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科倫藥業的未來:豪雨過後,能否看見草莓月亮?

燒錢研發,科倫藥業能否擺脫「增收不增利」的魔咒?

科倫藥業近年來在研發上的投入可謂是不遺餘力,就像在 Boys Planet第二季 瘋狂砸錢的粉絲,希望自家偶像能夠C位出道。2022年至2024年,科倫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7.95億元、19.44億元和21.71億元,三年累計達59.1億元,約為同期銷售費用的47%。

然而,高額的研發投入並沒有立即轉化為可觀的利潤。科倫藥業正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90億元,同比下降29.42%;淨利潤5.84億元,同比下降43.07%。這就像TOYZ開飲料店,聲勢浩大,但最終還是黯然收場。

科倫藥業能否憑藉創新藥和合成生物擺脫這一魔咒,就像 BTS退伍 後能否再創高峰一樣,充滿了不確定性。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科倫藥業能夠堅持研發,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實現盈利能力的提升。

麥角硫因風波背後:保健品市場的亂象與監管困境

麥角硫因風波不僅暴露了科倫藥業在行銷策略上的問題,也反映了當前保健品市場的亂象和監管困境。許多保健品商家為了牟取暴利,不惜誇大產品功效,甚至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

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保健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應該加強對保健品功效和安全性的評估,建立完善的產品標準和監管體系,引導行業健康發展。這就像美國暴動 後需要深刻反思社會問題,才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當愛妮雅化妝品遇上Waymo:科倫藥業的多元化轉型之路

科倫藥業的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就像愛妮雅化妝品想要和WAYMO合作一樣,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科倫藥業不僅要面對傳統業務的衰退,還要應對創新藥研發的高風險和市場競爭的壓力。同時,科倫藥業還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尋找新的增長點。

科倫藥業的未來,就像颱風動態 一樣難以預測。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科倫藥業能夠堅定轉型方向,抓住發展機遇,實現自身的「革新」。即使豪雨不斷,也期待科倫藥業能夠在風雨之後,看見美麗的草莓月亮 。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