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2025年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释放出重要的信号:在进一步降息之前,需要看到通胀持续下降。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以及其他政策的不确定性,为美联储的决策蒙上了一层阴影。
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普遍关注通胀上行风险,担忧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能导致通胀持续高于2%的目标。他们特别提到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推高物价。此外,强劲的消费者需求也对通胀构成潜在压力。
尽管过去两年通胀有所缓解,但目前仍略高于目标水平,且下降速度放缓。美联储官员们预计,在适当的货币政策下,通胀将继续向2%的目标迈进,但进展可能不平衡。他们也指出,名义工资增长放缓、长期通胀预期稳固等因素可能对通胀造成下行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纪要中提及了进一步放缓甚至暂停资产负债表缩减(QT)的讨论。鉴于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尚未解决,QT可能扰动银行体系储备水平。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有助于缓解储备金水平剧烈波动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在就业方面,美联储官员认为劳动力市场状况稳定,失业率保持低位。他们认为实现美联储的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面临的风险大致平衡,但也有官员认为,目前实现价格稳定任务的风险大于实现充分就业任务的风险。
美联储官员的最新讲话进一步强化了“暂停降息”的市场预期。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和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均表示,在看到通胀取得更多进展之前,美联储政策需要保持限制性。他们强调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影响,包括关税、移民和政府裁员等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两面性影响。
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评论称,美联储短期内降息意愿不强,对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感到满意,并无立即改变观望立场的迹象。
总而言之,美联储目前处于“观望”模式,等待更多证据来评估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影响,并谨慎地调整货币政策,以实现其双重目标。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将取决于经济发展、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而非预设路线图。 这场在特朗普政策阴影下的货币政策博弈,未来走向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