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5 月 2025, 周五

币圈凛冬求生:AllianceDAO逆势豪赌,中美认知差异暗藏玄机

币圈凛冬求生:AllianceDAO逆势豪赌,中美认知差异暗藏玄机

内容 隐藏

加密寒冬下的逆行者:AllianceDAO的激进投资策略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在加密货币市场一片哀鸿遍野之际,当其他一级投资机构纷纷捂紧钱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甚至有的直接鸣金收兵,黯然退场时,AllianceDAO却高调宣布要“变得更加激进”,加大投资力度。这种反常操作,不禁让人心生疑惑:AllianceDAO是真有远见,还是仅仅是“艺高人胆大”?

要知道,当下Web3叙事已经摇摇欲坠,曾经光鲜亮丽的概念如今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人才流失更是雪上加霜,曾经怀揣着加密梦想的开发者、创业者,纷纷转投AI的怀抱,另谋生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AllianceDAO的激进策略,更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加密行业未来的复苏,赌的是自身独特的投资眼光。

当然,Qiao Wang和他的团队并非毫无根据的盲目乐观。他们深知,这个行业里充斥着太多“不懂怎么投应用层”的VC,他们也看到了Web3领域存在的巨大潜力。AllianceDAO的优势在于,他们更懂技术,更懂用户,也更敢于冒险。他们相信,在寒冬中蛰伏的项目,一旦迎来春天,爆发力将更加惊人。

然而,激进的投资策略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如何在鱼龙混杂的项目中挑选出真正有潜力的黑马?如何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保证资金链的安全?如何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创业者?这些都是AllianceDAO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他们的激进,究竟是高瞻远瞩,还是饮鸩止渴?时间会给出答案。

中美认知差异:从贸易战到加密世界的映射

Qiao Wang 敏锐地指出,中美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不理解”。这种不理解,并非简单的文化差异,而是深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中的一种认知偏差。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加税政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以为可以通过贸易战迫使中国让步,却完全忽略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对美国出口依赖的降低。这种误判,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加剧了国内的对立情绪。

这种认知差异,同样体现在加密世界。英文加密社区对中国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主流媒体和政府的影响,将中国视为“敌人”而非竞争对手。这种零和思维,导致他们难以客观看待中国在加密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当然,加密行业的从业者普遍较为聪明,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世界,但这种偏见依然存在,并可能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

宏观经济与加密市场的短期博弈:美股下跌与全球流动性增加的双重影响

Qiao Wang 对加密市场的短期走势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存在两股相互制衡的力量。一方面,美股可能因经济衰退或通胀数据而下跌,从而拖累加密市场。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增加,例如“印钱”,可能会推高加密资产价格。这两股力量的博弈,使得短期走势难以预测。

然而,长期来看,加密资产的走势与全球M2(广义货币供应量)高度相关。这意味着,只要全球流动性持续增加,加密市场就有望迎来长期牛市。但短期内,美股波动等因素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

一级市场冰点:AllianceDAO为何选择逆势而行?

面对加密一级市场的寒冬,AllianceDAO 的逆势操作更显突出。Qiao Wang 坦言,一级市场的投资活动已降至冰点,二级市场表现也并不乐观。但 AllianceDAO 认为,这正是他们“捡便宜”的好时机。只要有好的项目,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对自身投资能力的自信,也是对加密行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AllianceDAO 相信,在市场低迷时期,更容易发现被低估的优质项目。而且,他们拥有独特的孵化营模式,可以帮助创业团队快速成长,从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投资策略的进化:从一小时到五分钟,直觉与经验的重要性

AllianceDAO 的投资决策效率之高,令人咋舌。Qiao Wang 透露,他们现在和创业团队聊 5 分钟,就能做出是否投资的判断。这种“闪电式”决策,并非草率行事,而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直觉之上。

在早期投资阶段,信息的获取往往是有限的。因此,直觉和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Qiao Wang 认为,团队的逻辑清晰度、表达能力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往往在 5 分钟内就能感知到。当然,他们也会在后续的沟通中了解更多细节,但第一印象往往至关重要。这种投资策略的进化,体现了 AllianceDAO 对市场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

加密创业者“逃离”:AI浪潮下的行业反思

当曾经的加密弄潮儿纷纷“逃离”,转投AI的怀抱,这无疑是对加密行业的一次沉重打击。IOSG 创始合伙人 Jocy 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声叹息,道出了无数加密从业者的无奈与焦虑。曾经炙手可热的加密项目,如今却面临着人才流失、资金短缺的困境。这种“逃离”现象,不仅仅是个别创业者的选择,更是整个行业生态的缩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加密 VC 们也开始“被迫”入局 AI 领域投资。当自己的投资组合里莫名多出不少 AI 创业者时,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在 AI 领域有什么优势?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基金?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投资策略调整,更是一场生存之战。

加密VC的“被迫”转型:AI投资的优势与挑战

Qiao Wang 坦言,在 AllianceDAO 最新一期孵化营中,约有三分之一的项目与 AI 相关。其中,既有一开始就做纯 AI 项目的团队,也有原本做加密项目,后来转型的团队。他们选择 AllianceDAO,主要是因为团队有加密行业背景,了解他们的孵化模式。这种“被迫”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加密 VC 来说,投资 AI 项目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对技术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在加密领域的经验,帮助 AI 创业团队更好地理解市场,找到真正的用户痛点。然而,AI 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加密 VC 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警惕“风口套利”:如何判断AI项目的真实价值?

面对 AI 浪潮,许多创业者都抱着“追风口”的心态,试图在 AI 领域捞一桶金。然而,这种“风口套利”往往难以持久。Qiao Wang 强调,AllianceDAO 非常警惕这种现象。在与 AI 团队沟通时,他们会深入探讨产品细节、目标市场、用户痛点,以及他们为何做这个项目。核心是判断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行业,是否解决真实问题。最好是团队为自己解决痛点,这种动机会更真实。

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是解决的问题不存在。Web2 转 Web3 的团队常假设市场有需求,但实际未必。现在与 AI 团队沟通,他们最关注的是:目标用户是谁?痛点是什么?如何验证痛点?最理想的情况是团队解决自身问题,因为他们最了解痛点的真实性。

大模型迭代的威胁:AI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何在?

随着大模型的不断迭代,许多垂直应用可能会失去价值。那么,AI 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何在?Qiao Wang 认为,关键是项目能否提供大模型无法替代的价值,例如独特的用户体验或独家数据。

以 Cursor 为例,它用 AI 辅助写代码,尽管依赖大模型,但通过开發者数据和优化的用户体验,价值随大模型迭代而提升。AllianceDAO 投资 AI 应用时,关注团队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和解决真实痛点能力,而非单纯技术背景。主要是围绕产品和市场:目标用户是谁?解决什么痛点?为何选择这个市场?市场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每个项目不同,问题很具体,目的是确认他们是否深入思考,是否真正理解用户需求。

“有意思”的驱动力:AI能否解决加密世界未曾触及的痛点?

在 Qiao Wang 看来,许多转型做 AI 的创业团队,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对机会和风口的把握。而且他们做这个事情本身也觉得非常有意思,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意思”具体是指他们觉得这个技术本身很有趣,而且它能解决用户的痛点。Crypto 过去十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团队并没有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但是在 AI 领域,他们可能会看到一些真正的痛点,觉得 AI 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明白了吧?你看,像你刚才提到的,很多大厂出来,比如腾讯,他们做的产品很强,市场推广也很快,但最终还是依赖发币。其实很明显,这并不是在解决真正的问题,而只是为了赚钱。

人才流失与信心动摇:加密创业者的心理冲击

创业队友或友军“投靠 AI”是否会影响投资组合中其他加密创业者的气势和信心?Qiao Wang坦言,这肯定是会有影响的。每一个在 Crypto 领域创业的人,都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可能是身边朋友的影响,也可能是舆论的影响。这种时候大家都会想一想:我为什么还在做 Crypto?为什么没有去做 AI?这种心理其实很正常。

从加密垂类到泛科技:AllianceDAO的品牌重塑之路

面对投资组合中越来越多的AI项目,AllianceDAO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品牌定位。曾经专注于加密领域的投资机构,如今似乎正在向泛科技领域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仅是为了抓住AI浪潮的机遇,更是为了应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

AI对开发者效率的颠覆:未来创业资金需求将减少?

Qiao Wang 敏锐地观察到,AI 的出现正在颠覆开发者效率。他表示,自从 ChatGPT 出现以来,AI 对开发者工程效率的提升非常显著,从最初的 20%-50% 提升到了现在的 2-4 倍。这种效率的提升,意味着未来创业者所需要的资金可能会越来越少,因为一个工程师可能能完成过去四个工程师才能完成的工作。

基于这个判断,AllianceDAO 的投资理念也随之改变。他们现在倾向于给创业团队提供 50 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他们用两三个人的团队坚持两年左右,找到 product-market fit。一旦找到了 product-market fit,要么已经开始赚钱,可以开始招更多的人,要么去融资也会更容易,融一轮 Series A 或者偏后期一点的种子轮,再去招人、做规模化。这种投资理念的转变,体现了 AllianceDAO 对未来创业模式的深刻理解。

Product-Market Fit的严苛标准:AI创业的漫漫征途

Qiao Wang 对 product-market fit 的定义非常严格。在他看来,真正的 product-market fit 是指产品的每周或者每月的增长率能稳定在 10% 到 30%,甚至更高。同时,已经开始实现年收入七位数甚至更高。而且最关键的是,用户的需求是源源不断地涌进来,甚至多到团队都很难应对,这种状态才认为是达到了 PMF。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目前从 Crypto 转型做 AI,并且真的达到这种 level 的项目,Qiao Wang 还没有见过。他认为,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团队刚刚起步,需要更多时间去真正找到 product-market fit。而且现在 AI 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几乎每一个垂直领域,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团队在做类似的事情,竞争非常激烈。

品牌定位的困惑与突围:加密VC的多元化转型

随着投资组合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纯 AI 创业团队,AllianceDAO 开始思考品牌定位的问题。Qiao Wang 透露,他们正在逐渐改进 branding,最终想做一个加速器继续做 Crypto,但是也会做 Crypto 以外的。因为科技它永远都是一浪接一浪的那种感觉,然后每一浪可能会 5 到 10 年,可能更长一些,但是这一浪过去了,这个投资机会可能就没有在最早期的时候多了,所以这时候要看下一浪是什么,于是最终会做各个领域的加速器。

这种多元化转型,既是为了抓住新的投资机会,也是为了应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通过拓展投资领域,AllianceDAO 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险系数的辩证:AI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当加密 VC 涉足 AI 领域,是否会觉得面临的风险系数变高了?另外,这种创业者“出逃”的现象是否也会影响你个人对行业的信心?Qiao Wang 认为,虽然 AI 确实竞争激烈,但它毕竟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他觉得这个趋势可能比加密货币要大一个量级。所以,从整体上看,他并没有觉得风险系数更高。至于 AI 对加密货币的影响,肯定是有的,因为亲眼见到很多加密货币的创业者转向做 AI 了。就个人感觉以及从数据上来看,确实有不少人才流失到了 AI 领域。

坚守与转型:AllianceDAO的人才观与投资逻辑

面对加密行业的人才流失,AllianceDAO 的态度并非一味挽留,而是尊重创业者的选择,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支持。这种开放的人才观,体现了他们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们对创业者的信任和尊重。

尊重创业者的选择:热情、准备与解决痛点

Qiao Wang 强调,如果他们投的创业者想转型去做 AI,他会重点确认两件事。第一,他是不是对现在做的事情已经没有热情了?是不是觉得现在的方向长期来看看不到好结果?这个要搞清楚。第二,他想做的新方向——比如 AI,他有没有做好准备?他有没有做成这件事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更重要的是,他做的这个新项目,能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正面的,那他不会去阻止他们做新方向,甚至会鼓励他们去尝试。这种以人为本的投资逻辑,有助于创业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

人才流失的双重原因:AI的吸引力与美国政府的打压

Qiao Wang 认为,加密领域的人才流失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 AI,这是他亲眼看到的。另一个是过去四年美国政府对 Crypto 的打压。这两者加在一起,确实导致了很多人才的流失,无论是有愿景的创业者,还是开发者。这种对人才流失原因的客观分析,有助于行业更好地应对挑战,并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

逆流而上:AllianceDAO对Web2转向加密创业者的偏爱

尽管 AI 浪潮汹涌,但依然有一些 Web2 的人才选择进入加密领域。Qiao Wang 透露,过去半年,还是有一些 Web2 的人,他们想进来做 Crypto。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做 AR,但他们不想做 AR,而是选择做 Crypto,因为他们觉得 Crypto 很有意思。他几乎每一个过去半年到一年间从 Web2 转做 Crypto 的人,他们几乎都投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人非常有意思。他们明明可以去做 AI,但却偏偏要做 Crypto,而且他们有好的想法,AllianceDAO 就会去投他们。这种对逆流而上的创业者的偏爱,体现了他们对加密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创新精神的推崇。

AI项目的新方向:开发者工具、AI视频广告与AI游戏

Qiao Wang 透露,他们现在投的 AI 项目不算多,大概在最近这一期中,AI 项目占了大约 1/3,也就是七八个项目。他们做的方向各式各样的,比如有些是面向开发者的,类似之前的那种 Y Coding,用语言直接生成代码,这个非常有意思。还有做 AI 视频广告的团队,还有做面向小孩、中小学生甚至更小年龄段的教育项目的团队。还有一些是用 AI 做游戏的,基本上是从语言生成直接转化为一个游戏。各种各样的都有了解,但是投的并不多。

加密背景的优势:AI应用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Qiao Wang 强调,虽然这些团队有很强的 Crypto 背景,但做 AI 应用的话,AI 方面的经验并不一定有太大帮助。他认为,AI 应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密背景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对隐私、安全和去中心化的需求,从而打造更符合用户期望的 AI 应用。

Crypto+AI:真命题还是伪叙事?

Crypto 与 AI 的结合,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无数创业者和投资者试图在这两个领域之间找到结合点,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然而,这种结合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还是仅仅是一个“伪叙事”? AllianceDAO 对此持谨慎态度。

交集甚小:Crypto与AI的结合难题

Qiao Wang 认为,90% 是一个伪叙事,但可能有 10% 会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他将 Crypto 和 AI 想象成两个大的圈,它们之间的交集其实非常小。虽然这两个圈本身都很大,但中间的交集可能非常小。不过,在那个小小的交集里,可能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去中心化训练,可能会挺有意思的。这种对 Crypto+AI 结合的清醒认识,有助于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逐热点,而是更加理性地评估项目的价值。

去中心化训练的困境:成本、数据传输与聚合

Qiao Wang 坦言,他们见过一些去中心化训练的类似项目,但大多数都是基础设施类的,很多 VC 也在追这些项目,给他们非常高的估值,这使得他们很难参与。虽然这些项目的团队很强,他们也很喜欢他们,但这类项目很难做,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做好。

目前来看,去中心化的训练还没有取得太大进展。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每个数据中心训练出来的小模型聚合在一起。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非常昂贵的,通过网络传输这些信息的成本很高。因此,去中心化的训练是否能比中心化方式更便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这种对去中心化训练面临挑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评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

一级市场估值与热度:VC的追逐与无奈

Qiao Wang 透露,其实还是有一些非常大的基金,他们也没有太多选择,只能集中投资 Crypto AI 这类型的项目。所以,最终还是会有多个 VC 一起投资同一个大项目。这种一级市场估值和热度的分析,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避免盲目跟风。

基础设施的局限:加密VC的困境与反思

Qiao Wang 认为,很多 VC 并不真正懂 Crypto 的应用层,所以他们只能投技术基础设施,但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并没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 Layer 2,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几百个了,你只能找到一些稍微有意思的赛道,然后集中力量去投。这种对加密 VC 投资困境的反思,有助于行业更好地发展,并找到新的增长点。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