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5 月 2025, 周五

光伏凛冬:信义光能的业绩困局与“买入”评级的迷雾

光伏凛冬:信义光能“买入”评级难掩业绩颓势

天风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维持信义光能(00968)“买入”评级,并对未来收入及利润做出预测。然而,这份看似乐观的评级报告,实则难掩信义光能面临的业绩困境。研报本身就大幅下调了该公司2025/2026年的收入和净利润预期,尽管新增了2027年的预测,但增长幅度并未达到令人信服的水平。

业绩暴跌,供需失衡是主因

信义光能2024年全年业绩显示,营收同比下降9.5%,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73.4%。下半年亏损严重,同比环比均由盈转亏。表面上,公司解释为光伏玻璃价格大幅下降和冷修导致产能降低。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整个光伏行业普遍面临的产能过剩和供需失衡。

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2024年单平2.0mm镀膜光伏玻璃均价同比下降18%。这直接导致信义光能即使销量增加,也难以维持营收增长。更令人担忧的是,光伏玻璃价格的下降幅度远大于成本的下降幅度,这严重挤压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盲目扩张,战略失误?

近年来,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刺激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扩张。信义光能也积极扩产,但问题在于,扩张速度是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在行业进入调整期时,这种扩张反而可能成为负担。

报告中提到,信义光能位于云南及江西的新生产基地的开发已暂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也意识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开始调整战略。然而,前期投入的资金和资源,以及已经形成的产能,在短期内难以消化。

电站业务的“遮羞布”?

太阳能发电业务是信义光能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0%,毛利率高达67.3%。然而,这并不能完全掩盖公司整体业绩的颓势。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电站的收益与政策支持息息相关。一旦补贴政策发生变化,或者电网消纳能力不足,电站收益将面临不确定性风险。此外,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需要长期稳定的运营才能获得回报。

“买入”评级的背后

天风证券维持“买入”评级,或许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考量。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深入分析信义光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不能仅仅因为一份评级报告就盲目乐观。

总而言之,在当前光伏行业面临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信义光能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虽然公司具有一定的龙头优势和技术实力,但能否成功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有待观察。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