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土地和存量房收储的“去库存”路径,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陷入困境的城投公司带来了一线希望。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相关政策落地有望提速,地方政府或将优先针对体系内城投公司开发的闲置土地或存量房进行收购、置换或调整规划。
地方政府为何选择优先处置城投公司资产?
这一策略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多重考虑:
- 阻力最小: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存量房,城投公司资产的处置在流程和谈判上相对简单,阻力较小。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介入,协调各方利益,加快处置速度。
- 风险可控:地方政府对城投公司的资产状况相对了解,风险可控性更高。这有助于降低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确保资金安全。
- 推动城投公司转型:通过收购闲置资产,可以帮助城投公司减轻财务负担,改善资产负债表,为其转型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避免系统性风险。
对城投公司的意义:
对于背负巨额债务、面临转型压力的城投公司而言,地方政府的收购行为无疑是雪中送炭。这将有效缓解其库存压力,改善现金流,为其剥离非主营业务、专注主业发展提供机会。通过转型,城投公司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落地与挑战:
虽然政策方向已明,但具体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
- 资金来源:地方政府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收购存量资产,这需要政府财政预算的合理安排和资金的有效调配。
- 评估定价:对存量资产进行准确的评估定价至关重要,这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和透明的评估流程。
- 后续处置:收购后的资产如何处置,如何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策略。
区块链技术在“去库存”中的潜在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安全、可追溯性,可以应用于存量资产的登记、交易和管理,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透明的存量房交易平台,可以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
总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去库存”的政策为房地产市场和城投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地方政府优先处置城投公司资产的策略,有助于加快政策落地,有效化解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同时也需要关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并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