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5 月 2025, 周六

盛通股份AI教育豪赌:华金证券研报是馅饼还是陷阱?

华金证券研报背后的真相:盛通股份的人工智能教育梦,是馅饼还是陷阱?

华金证券一篇首次覆盖盛通股份的研究报告,亮出了“增持”的评级。然而,在这看似光鲜的研报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盛通股份押宝人工智能教育,究竟是抓住了未来趋势,还是在夕阳产业中病急乱投医?这份研报,真的是客观分析的结果,还是仅仅为了迎合市场情绪,甚至是别有用心的“吹票”?

资本市场最擅长的,就是把故事讲得天花乱坠,让投资者心甘情愿地掏钱。盛通股份的故事,听起来很美妙:传统印刷业务叠加新兴的人工智能教育,既有稳固的基本盘,又有充满想象力的增长空间。但是,仔细剖析这家公司的财报和战略布局,我们会发现,现实可能远没有研报描述的那么乐观。与其说盛通股份在拥抱未来,不如说它在挣扎求生。人工智能教育这块“馅饼”,很可能是一个精心包装的“陷阱”,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谨慎判断。

财报的遮羞布:营收下滑与巨额亏损

盛通股份2024年的财报,用惨淡来形容毫不为过。营收同比下降14.64%,这已经敲响了警钟;而归母净利润更是断崖式下跌,-1.92亿元,同比暴跌4771.21%!这是一个多么惊悚的数字!如果说营收下滑还能用行业不景气来解释,那么如此巨大的亏损,绝对是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

数据解读:盛通股份的业绩困境

细看财报,盛通股份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印刷业务作为传统主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冲击,市场需求萎缩,竞争日益激烈。教育板块虽然被寄予厚望,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仍然处于投入期,盈利能力堪忧。更令人担忧的是,巨额亏损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更多的财务风险,比如应收账款坏账、资产减值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投资者深入挖掘,才能看清盛通股份的真实状况。

盈利预测明细

华金证券的粉饰:选择性忽略的风险

面对如此糟糕的业绩,华金证券的研报却轻描淡写,将亏损归因于“子公司亏损受计提商誉减值影响”。这种说法,看似客观,实则避重就轻。商誉减值固然会影响当期利润,但这并不能掩盖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恶化。更何况,商誉减值本身,也是公司前期并购决策失误的体现。华金证券选择性地忽略这些风险,其专业性和客观性令人怀疑。难道仅仅因为首次覆盖,就要昧着良心唱多吗?

双驱动业务模式?左手夕阳,右手豪赌

盛通股份提出的“专注综合印刷+拓展教育未来”的双驱动业务模式,听起来很稳健,但实际上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平衡。左手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印刷业务,右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人工智能教育,这种组合,真的能推动公司发展吗?还是仅仅在用一个美好的愿景,掩盖转型的焦虑?

印刷业务的挣扎:传统行业的没落

不可否认,印刷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纸质图书、报纸等传统印刷品的需求大幅萎缩。虽然盛通股份在印刷综合服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但面对整个行业的下滑趋势,单靠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恐怕难以扭转乾坤。更何况,印刷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环保压力等因素,都在不断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教育板块的扩张:烧钱还是未来?

盛通股份将未来押宝在教育板块,特别是人工智能教育,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虽然人工智能教育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昂的研发成本、以及不确定的政策风险。盛通股份通过并购中鸣数码、战略投资VIPCODE等方式,快速切入这一领域,但这种扩张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和管理挑战。教育业务能否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还有待时间检验。

商誉减值:并购的甜蜜陷阱

财报中提到的商誉减值,其实是并购后遗症的集中爆发。当年高溢价收购中鸣数码,如今却不得不计提商誉减值,这说明当初的并购决策存在很大的问题。商誉减值不仅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更会暴露出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整合困难等深层次问题。对于投资者来说,商誉减值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表明公司可能存在虚增资产、掩盖亏损的动机。

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空中楼阁还是基石?

盛通股份号称拥有完备的“产品+内容+平台”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听起来颇具规模。但仔细分析,这套体系更像是一个拼凑起来的空中楼阁,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真正的壁垒。产品、内容和平台之间缺乏有机的协同,各自为战,难以发挥整体优势。

直营与加盟:规模扩张的代价

截止2024年3月,盛通股份教育子公司拥有137家直营店和约550家加盟店。这种快速扩张的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扩大市场份额,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管理风险。直营店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运营成本高昂;加盟店则难以管控,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容易损害品牌形象。规模扩张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管理失控的风险。

政策利好?人工智能教育的泡沫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这无疑给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带来了一阵春风。但政策利好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能高枕无忧。人工智能教育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市场竞争无序,泡沫风险巨大。盛通股份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课程升级:新瓶装旧酒?

将《人工智能启蒙》和《Python编程课程》整合升级为《人工智能课程》系列,这看似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但实质上很可能只是新瓶装旧酒。课程内容是否真正升级,教学方法是否有所创新,师资力量是否能够跟上,这些都值得怀疑。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原有课程进行包装,那么这种升级毫无意义,只会浪费资源。

国产大模型接入:蹭热点还是真升级?

中鸣机器人宣布接入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接口,这无疑是一个吸引眼球的举动。但这种接入,究竟是真正的技术升级,还是仅仅为了蹭热点、炒概念?大模型接口的接入,能否真正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能否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这些都需要用实际效果来检验。如果只是为了博眼球,那么这种接入毫无意义,甚至会适得其反。

投资建议:增持?请谨慎!

华金证券给予盛通股份“增持”评级,并给出了未来几年的盈利预测,但这份“投资建议”真的值得采信吗?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研报中的美好前景所迷惑,而忽略了其中隐藏的风险。

盈利预测:过于乐观的假设

华金证券预测盛通股份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00.600.85亿元,EPS为0.07/0.110.16元/每股,PE为109.873.251.7倍。这些预测数据,建立在过于乐观的假设之上。比如,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能否快速增长,盛通股份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能否有效控制成本,这些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假设无法实现,那么这些盈利预测,就只是一纸空谈。

风险提示:并非危言耸听

华金证券在研报中也提到了风险提示,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经营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等。但这些风险提示,似乎只是例行公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些风险都可能对盛通股份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政策不确定性,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一旦政策发生变化,盛通股份的经营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

评级机构:独立性存疑?

研报中提到,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这种“一边倒”的评级结果,很难让人相信其独立性和客观性。评级机构是否受到了盛通股份的影响,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这些都值得怀疑。投资者在参考评级报告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相信评级结果。

盛通股份:一场豪赌,谁来买单?

盛通股份All in 人工智能教育,这无疑是一场豪赌。如果赌对了,公司就能成功转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果赌错了,公司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然而,这场豪赌的成本,最终将由谁来承担?是盛通股份的管理层?是全体员工?还是那些被研报忽悠,盲目跟风的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不要被华丽的辞藻所迷惑,要认真分析公司的财报数据,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全面评估公司的风险因素。不要把自己的血汗钱,投入到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豪赌之中。毕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