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5 月 2025, 周五

2024年中国储能产业链深度解析:价格内卷、装机增长与龙头企业崛起

2024年,中国储能产业链经历了价格“内卷”的严峻考验。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导致价格持续下跌,严重拖累众多企业业绩。Wind储能50只成份股中,超过六成公司业绩同比下滑,部分公司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然而,在行业自律加强、国内外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价格内卷的局面正在逐步缓解,行业基本面有望触底反弹。

价格内卷:全产业链价格下跌,企业业绩承压

2024年,储能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普遍下跌。以碳酸锂为例,价格从2022年底的峰值60万元/吨一路下滑至7.6万元/吨左右。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储能PCS等核心设备价格也大幅下降。价格下跌是导致储能系统招投标报价下降的主要因素。2024年1-11月,2小时储能系统与EPC平均报价分别为0.68元/Wh和1.25元/Wh,较2023年全年分别下降了40%和25%。

价格内卷严重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尽管许多公司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却寥寥无几。新雷能、固德威、杉杉股份、派能科技等公司业绩下滑幅度甚至超过90%。

为应对严峻形势,行业自律行动展开。由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比亚迪等12家龙头企业共同签署的《关于推进储能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发布,旨在规范市场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加强对储能行业的规范和引导,抑制恶性竞争。

国内外储能装机需求:持续增长,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

尽管价格内卷严重,但国内外储能装机规模却持续增长。2024年1-10月,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23GW/58GWh,同比增长93%。东吴证券预测,2024年全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将近85GWh。海外市场同样表现强劲,美国、欧洲、中东等地区储能装机规模均实现大幅增长。沙特等中东国家成为储能装机的新兴市场,多个大型储能项目涌现,为中国储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海外市场成为竞争新焦点

虽然储能板块整体跑输大盘,但龙头企业表现强势。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拥有海外渠道优势的企业,受益于海外市场的高景气度,股价大幅上涨。而国内市场受价格战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则表现相对低迷。

海外市场的高进入壁垒,使得国内头部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些企业具备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持续获得海外订单。浙商证券看好阳光电源、阿特斯、南网科技、南都电源等优质集成商,以及德业股份、锦浪科技等在PCS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海通国际则指出,中国企业在储能电池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全球80%的储能电池来自中国。

展望未来:行业自律与需求增长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024年的价格内卷深刻教训警示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行业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到位以及国内外需求持续增长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储能产业有望在2025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龙头企业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而中小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价格内卷的局面有望得到遏制,行业将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Eberhar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